从军行二首(其二)

烽火发金微,连营出武威。

孤城塞云起,绝阵虏尘飞。

侠客吸龙剑,恶少缦胡衣。

朝摩骨都垒,夜解谷蠡围。

萧关远无极,蒲海广难依。

沙磴离旌断,晴川候马归。

交河梁已毕,燕山旆欲挥。

方知万里相,侯服见光辉。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翻译

烽火燃起在边疆微光中,连绵军营显武威
孤城上空战云翻腾,敌阵扬起阵阵尘埃
侠客拔出龙剑,凶悍少年身披胡服
白天攻打敌堡,夜晚突破谷蠡包围
萧关遥远无边际,蒲海广阔难以立足
沙漠中的石级上,旗帜断裂等待归人
交河上的桥梁已过,燕山的旗帜即将挥舞
此刻才明白,万里之外的相望,只因侯服闪耀着光辉

注释

烽火:边疆的烽火。
金微:微弱的金色光芒。
连营:连续不断的军营。
武威:显示出的军事威力。
孤城:孤立的城池。
塞云:边塞的云彩。
绝阵:严密的阵势。
虏尘:敌人的尘土。
侠客:英勇的侠士。
龙剑:象征勇猛的宝剑。
恶少:凶狠的年轻人。
缦胡衣:穿着胡服。
骨都垒:坚固的堡垒。
谷蠡围:敌人的包围圈。
萧关:古代边关。
蒲海:广阔的湖泊。
沙磴:沙漠中的石头台阶。
离旌:断开的旗帜。
晴川:晴朗的河流。
候马:等待的马匹。
交河梁:交河上的桥梁。
燕山:北方山脉。
侯服:诸侯的服饰。
光辉:荣耀的光芒。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边塞战事的诗,通过对烽火、连营、孤城等景象的刻画,展现了边疆战争的激烈与艰苦,以及军士们的英勇与牺牲。诗人运用了如“吸龙剑”、“缦胡衣”等富有想象力的意象,将战场上的紧张气氛和人物的性格特征生动地呈现出来。

在艺术表现上,诗歌采用了强烈的对比色彩,如“烽火发金微”与“绝阵虏尘飞”,“朝摩骨都垒”与“夜解谷蠡围”,这种光明与黑暗、坚定与飘忽的对比,增添了诗歌的动态美和情感张力。同时,“萧关远无极”、“蒲海广难依”等句子,则通过渲染边塞之遥远与艰险,烘托出军士们征战途中的孤独与挑战。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象丰富,情感深沉,充分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和对战争生活的深刻把握。

收录诗词(31)

虞世南(隋末唐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陈朝太子中庶子虞荔之子、隋朝内史侍郎虞世基之弟。善书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日本学界称欧阳询、褚遂良、为“初唐三大家”。其所编的《北堂书钞》被誉为唐代四大类书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类书之一。原有诗文集三十卷,但已散失不全。民国张寿镛辑成《虞秘监集》 四卷

  • 字:伯施
  • 籍贯:越州余姚(今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
  • 生卒年:558年-638年7月11日

相关古诗词

杂曲歌辞.结客少年场行

韩魏多奇节,倜傥遗名利。

共矜然诺心,各负纵横志。

结友一言重,相思千里至。

绿沈明月弦,金络浮云辔。

吹箫入吴市,击筑游燕肆。

寻源博望侯,结客远相求。

少年重一顾,长驱背陇头。

燄燄霜戈动,耿耿剑虹浮。

天山冬夏雪,交河南北流。

云起龙沙暗,木落雁行秋。

轻生徇知己,非是为身谋。

形式: 乐府曲辞

应诏嘲司花女

学画鸦黄半未成,垂肩亸袖太憨生。

缘憨却得君王惜,长把花枝傍辇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奉和幸江都应诏

南国行周化,稽山秘夏图。

百王岂殊轨,千载协前谟。

肆觐遵时豫,顺动悦来苏。

安流进玉轴,戒道翼金吾。

龙旂焕辰象,凤吹溢川涂。

封唐昔敷锡,分陕被荆吴。

沐道咸知让,慕义久成都。

冬律初飞管,阳鸟正衔芦。

严飙肃林薄,暧景澹江湖。

鸿私浃幽远,厚泽润凋枯。

虞琴起歌咏,汉筑动巴歈。

多幸沾行苇,无庸类散樗。

形式: 排律

相和歌辞.门有车马客行

财雄重交结,戚里擅豪华。

曲台临上路,高门抵狭斜。

赭汗千金马,绣毂五香车。

白鹤随飞盖,朱鹭入鸣笳。

夏莲开剑水,春桃发露花。

轻裙染回雪,浮蚁泛流霞。

高谈辨飞兔,摛藻握灵蛇。

逢恩借羽翼,失路委泥沙。

暧暧风烟晚,路长归骑远。

日斜青琐第,尘飞金谷苑。

危弦促柱奏巴渝,遗簪堕珥解罗襦。

如何守直道,翻使谷名愚。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