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河东虞押衙二首(其一)

长剑高歌换素衣,君恩未报不言归。

旧精鸟篆谙书体,新授龙韬识战机。

万里往来征马瘦,十年离别故人稀。

生平志气何人见,空上西楼望落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手持长剑高声歌唱换得朴素衣裳,未报答君王恩情之前不愿言归。
从前精通鸟篆书体熟悉文字奥秘,新近学得兵法韬略能识别战场时机。
征战万里往来战马都已瘦弱不堪,离别故乡十年故友变得稀少相见难。
平生的壮志豪情谁能真正理解,只能独自登上西楼望着夕阳西下。

注释

长剑:象征武士身份或战斗生活。
高歌:放声歌唱,表达豪迈之情。
素衣:朴素的衣裳,象征淡泊名利。
君恩:君主的恩惠。
不言归:不提回家,表示决心完成使命。
旧精:过去精通。
鸟篆:古代的一种篆书字体,形状像鸟的形态。
书体:书写风格或字体。
新授:新近学到。
龙韬:古代兵书《六韬》之一,代指兵法策略。
战机:作战的有利时机。
万里:形容行程遥远。
往来:来回,指频繁征战。
征马:战马。
瘦:形容历经艰辛。
十年:长时间,形容离家日久。
离别:与亲人朋友分开。
故人:老朋友。
稀:稀少,难以遇见。
生平:一生,平生。
志气: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何人:谁,哪个人。
见:理解,赏识。
空上:独自登上。
西楼:楼阁,常指登高望远之处。
望落晖:眺望夕阳,比喻年华老去或境遇凄凉。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许浑的作品,名为《赠河东虞押衙二首(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对友人的深厚感情。

“长剑高歌换素衣,君恩未报不言归。”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以剑为伴、以歌自娱的生活态度,同时也透露出他对于君恩的感激之情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等待。

“旧精鸟篆谙书体,新授龙韬识战机。”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文化知识上的积累和军事才能上的提升。"鸟篆"是古代一种刻有鸟形的印章,常用来比喻精美的笔法;"龙韬"则象征着高级将领的职权。诗人通过这些意象展示了自己的文学修养和军事才能。

“万里往来征马瘦,十年离别故人稀。” 这两句描写了战争中的艰难和长时间的分别带来的哀伤。"征马瘦"形象地表现了战争的残酷,而"十年离别"则让人感受到时光流逝、友情淡漠的悲凉。

“生平志气何人见,空上西楼望落晖。”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他感慨于自己的抱负和志向无法为世人所理解,只能在空旷的西楼之上,望着夕阳的余晖,寄托自己的哀愁。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和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豪放的情怀和深沉的个性。

收录诗词(513)

许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 字:用晦(一作仲晦)
  • 籍贯: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
  • 生卒年:约791~约858

相关古诗词

赠河东虞押衙二首(其二)

吴门风水各萍流,月满花开懒独游。

万里山川分晓梦,四邻歌管送春愁。

昔年顾我长青眼,今日逢君尽白头。

莫向尊前更惆怅,古来投笔尽封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赠茅山高拾遗

谏猎归来绮季歌,大茅峰影满秋波。

山斋留客扫红叶,野艇送僧披绿莎。

长覆旧图棋势尽,遍添新品药名多。

云中黄鹄日千里,自宿自飞无网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赠郑处士

道傍年少莫矜誇,心在重霄鬓未华。

杨子可曾过北里,鲁人何必敬东家。

寒云晓散千峰雪,暖雨晴开一径花。

且卖湖田酿春酒,与君书剑是生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赠柳璟冯陶二校书

霄汉两飞鸣,喧喧动禁城。

桂堂同日盛,芸阁间年荣。

香掩蕙兰气,韵高鸾鹤声。

应怜茂陵客,未有子虚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