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鹙子已圆无漏种,换却身形总不知。
通途一贯非他物,午夜胡僧步雪归。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明辩所作的《颂古三十二首》中的第六首。诗中以鹙子(指得道的高僧)为象征,形象地描绘了一位修行者已经达到了无漏之境,即心境空灵,不受任何欲望和烦恼所束缚。"换却身形总不知"表达了这位僧人已经超越了世俗的身体形态,达到了涅槃的境界,连自身的变化都觉察不到。
"通途一贯非他物"进一步强调了佛法修行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路径,无需外求,内在自悟即是正道。最后一句"午夜胡僧步雪归"则以深夜行走于雪地的僧人形象,暗示了修行者的寂静生活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追求,即使在严寒中也坚持修行,归向内心深处的智慧。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富有禅意,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了禅修者的内心世界和修行境界。
不详
猎涉荣枯未是奇,到头谁是出家儿。
故乡漠漠在消息,时有孤云岭外归。
古皇前化超群檄,无字印文明划划。
今时衲子若当阳,往往半千成五百。
龙门和尚,阐提潦倒。不信佛法,灭除禅道。
拶破毗卢向上关,猫儿洗面自道好。
狗子佛性有,毗卢爱饮弥勒酒。
狗子佛性无,文殊醉倒普贤扶。
扶到家中全酩酊,胡言汉语骂妻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