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黄叔向谒杨伯子

尝闻事将坛,何得复儒冠。

口诵新诗句,身呈旧箭瘢。

赏因贫未受,愁拟醉相宽。

当伏湖州牧,应怜志士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我曾听说要在战场建功立业,怎能再戴儒生的帽子。
口中吟诵着新的诗句,身上却留下了战争的伤痕。
因为贫穷,我未能接受奖赏,愁苦时只能借酒浇愁。
如果我能担任湖州的长官,希望你能理解我这个有志之士的困苦。

注释

尝:曾经。
闻:听说。
事:事业。
将坛:战场。
何得:怎能。
复:再。
儒冠:儒生的帽子。
口诵:口中吟诵。
新诗句:新的诗篇。
身:身体。
呈:展现。
旧箭瘢:旧时的箭伤。
赏:奖赏。
因:因为。
贫:贫穷。
未受:未能接受。
愁:愁苦。
拟:打算。
醉:饮酒。
相宽:相互安慰。
当:应当。
伏:担任。
湖州牧:湖州的长官。
应怜:应该怜悯。
志士寒:有志之士的困苦。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师秀所作的《送黄叔向谒杨伯子》。诗中表达了对友人黄叔向的勉励和对他的境遇的理解。首句“尝闻事将坛”暗示黄叔向可能曾有过军事经历,而“何得复儒冠”则表示对他回归文人的身份的惊讶和赞赏。接着,“口诵新诗句”描绘了黄叔向的才情,而“身呈旧箭瘢”则以伤痕象征他过去的经历和坚韧。

“赏因贫未受”表达了对友人清贫生活的同情,以及对他的高尚品格的敬佩,而“愁拟醉相宽”则寄寓了诗人希望借酒暂时忘却忧愁的心情。最后两句“当伏湖州牧,应怜志士寒”,预祝黄叔向能得到湖州牧的官职,表达了对他的期望和对他的才华被赏识的坚信,同时也流露出对志士在困顿中仍保持高洁之心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鼓励,又有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体现了赵师秀诗歌的深沉与关怀。

收录诗词(165)

赵师秀(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亦称灵芝,又号天乐。南宋诗人

  • 号:灵秀
  • 籍贯:永嘉(今浙江温州)
  • 生卒年:1170~1219年

相关古诗词

送蒋节推赴岳阳

君山那可上,四面是层波。

此地风烟古,前人赋咏多。

征帆冲雁字,官舍近渔歌。

况尔修真者,回仙必见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送谢耘之无为

双旌虽有旧,道路亦劳形。

不用携书尺,惟当带酒瓶。

柘空淮茧白,梅近楚秧青。

尔以亲为请,仁人岂厌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送辉上人再住空相

忽然闻受请,铁锡指秋风。

寺在寒城里,州居野水中。

生缘抛未尽,旧讲续应终。

不用相寻别,浮云去住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送奭上人抄化

冒寒独向何方去,为建灵山阁未能。

诗卷带呈看疏客,药炉留借共房僧。

夕阳岸上行枯叶,瀑布岩前听拆冰。

事到有缘随处应,回来金碧入云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