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晋州孙学士

风标闲淡易为安,晋陕应忘道路难。

学似海收天下水,性如桂奈月中寒。

素心已向新书见,大法常留后世看。

自送西舟江上别,孤怀经岁未能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风标闲淡使人安心,晋陕间的路虽艰难
学问如同大海收纳百川,性格却像桂花承受月寒
纯洁的心志已在新书中显现,深奥的法则长久流传给后人
独自在江边目送西去的舟船离别,孤独的心情经年难以舒缓

注释

风标:指人的风度和品格。
闲淡:平静而淡泊。
晋陕:古代地区名,这里泛指路途遥远。
道路难:形容旅途艰辛。
学似海:比喻学问广大无边。
天下水:指各地的知识和智慧。
性如桂:比喻人的品性高洁。
素心:纯洁的心灵。
新书:新的知识或著作。
大法:高深的法则或原则。
后世看:留给后人研究和学习。
西舟:向西行驶的船只,通常指离别之舟。
孤怀:孤独的心情。
经岁:经过一年或多年。
未能宽:无法轻易宽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曾巩寄给晋州孙学士的作品,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和对学问的深刻理解。首句“风标闲淡易为安”赞扬了孙学士的品格高雅,处事从容,暗示其在学术上也应有淡泊名利的态度。次句“晋陕应忘道路难”进一步强调了孙学士在追求学问道路上的坚定与毅力,即使路途艰辛,也能忘却。

“学似海收天下水”运用比喻,形容孙学士的学问渊博,如同大海能容纳四海之水,显示出其广博的知识和深厚的学识。接下来,“性如桂奈月中寒”则以桂花的高洁品性比喻孙学士的清雅人格,即使在严寒的月夜中也能保持独立和坚韧。

“素心已向新书见”表达了对新著的期待,孙学士的真挚之心已经体现在他的新作品中。最后一句“大法常留后世看”是对孙学士学术成就的肯定,认为他的大智慧将长久地影响后世。

全诗通过赞美孙学士的品格、学识和贡献,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敬意和对学问传承的期许,同时也流露出诗人自己对分别的孤怀和对友人未来的祝福。

收录诗词(457)

曾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 字:子固
  • 籍贯:建昌南丰(今属江西)
  • 生卒年:1057

相关古诗词

寄留交代元子发

青云宝构虽同直,白发鱼符各未归。

倚玉讵应公论许,续貂还恐邑人非。

莫辞海畔留连久,须惜天涯故旧稀。

预想明年双节召,九霄鹏翼看横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寄顾子敦

清旷亭边雁欲回,南湖分浪入城来。

空山过腊犹藏雪,野岸先春已放梅。

三径未归聊自适,一尊寻胜每同开。

如今试想长松下,玉麈高谈岂易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寄题饶君茂才葆光庵

适意藜羹与布裘,结庐人境地还幽。

清谈汝水孤猿夜,爽气麻源一叶秋。

应有风骚归健笔,可无尊酒付扁舟。

因君更起家园兴,梦寐思从几杖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康定军使高秘丞自襄阳司农寺勾业寺丞自光化相继迁拜签判程殿丞受代还朝预有惜别之意辄书长句奉呈

千里分符汉上城,为僚方喜得时英。

已无楚泽行吟意,便有南阳坐啸名。

骥力用来精爽紧,鹓行归去羽翰轻。

须知别后狂山简,梦寐清谈鄙吝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