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犍为道中

久客厌岐路,出门吟且悲。

平生未到处,落日独行时。

芳草不长绿,故人无重期。

那堪更南渡,乡国已天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长久在外的人已经厌倦了歧路,出门时吟唱着悲伤的诗篇。
一生中未曾到过的地方,在落日余晖下独自漫步。
青草无法常绿,老朋友也难以再相约。
更何况还要南渡,家乡已经远在天边。

注释

久客:长期在外的人。
岐路:岔路口,象征人生选择。
吟:吟诵,表达情感。
悲:悲伤。
平生:一生。
处:到达。
落日:傍晚的太阳。
独行:独自行走。
芳草:青草。
不长绿:不能长久保持绿色。
故人:老朋友。
重期:再次约定。
那堪:怎能忍受。
南渡:向南渡河或迁移。
乡国:故乡。
已天涯:已经远在天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久居异地、旅途劳顿的游子在秋日独自行走的情景。开篇“久客厌岐路”表达了诗人对长期漂泊生活的厌倦和疲惫,"出门吟且悲"则透露出离别之情,心中充满哀伤。

接着,“平生未到处,落日独行时”展示了诗人在黄昏时分孤独漫步,无所适从的心境。秋天的夕阳给人的心灵带来的是一种淡淡的忧郁和无限的思念。

"芳草不长绿,故人无重期"这两句则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旧友失去联系的哀愁。芳草的不再青翠象征着时光易逝和美好的记忆难以复返。

最后,“那堪更南渡,乡国已天涯”表达了诗人想要跨越障碍回到故乡的渴望,但又感到距离遥远,仿佛是天涯海角一般不可企及。这不仅是对物理空间的渴望,更是对精神家园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秋天的景物,抒发了游子对故土、亲人和朋友的深切思念,以及对于漂泊生活的无奈与哀愁。语言简练而情感丰富,每个字眼都透露出浓郁的情绪和深沉的哲理,是一首传达旅途孤独和乡愁之情的佳作。

收录诗词(104)

崔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 (约公元八八七年前后在世),善音律,尤善长笛,一九七八年版人民文学出版社《唐诗选》以其[旧业临秋水,何人在钓矶]及[试向富春江畔过,故园犹合有池台]句,推为今浙江桐庐、建德一带人。唐末诗人,生卒年、生平均不详,约公元八八八年前后在世。壮客巴蜀,老游龙山,故也多写旅愁之作。其《春夕旅怀》[胡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颇为传诵。《全唐诗》存其诗1卷。他写的最有名的一首诗是《除夜有怀》

  • 字:礼山
  • 籍贯:《唐才子传》说是江南
  • 生卒年:888

相关古诗词

秋夜兴上人别

常时岂不别,此别异常情。

南国初闻雁,中原未息兵。

暗蛩侵语歇,疏磬入吟清。

曾听无生说,辞师话此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秋夜僧舍闻猿

哀猿听未休,禅景夜方幽。

暂得同僧静,那能免客愁。

影摇云外树,声袅月中秋。

曾向巴江宿,当时泪亦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秋宿天彭僧舍

身世两相惜,秋云每独兴。

难将尘界事,话向雪山僧。

力善知谁许,归耕又未能。

此怀平不得,挑尽草堂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秋宿鹤林寺

步步入林中,山穷意未穷。

偏逢僧话久,转与鹤栖同。

烛焰风销尽,兰条露湿空。

又须从此别,江上正秋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