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应词二首(其二)

秋梦。秋梦。梦觉笛声三弄。空堂蟋蟀频鸣。

正是窗前月明。明月。明月。曾见几番圆缺。

形式: 词牌: 古调笑

鉴赏

这首诗以“秋梦”为主题,描绘了秋天夜晚的梦境与现实交织的场景。首句“秋梦。秋梦。”直接点题,营造出一种梦幻与现实模糊的氛围。接下来,“梦觉笛声三弄”,描述了梦中听到的笛声,三弄则暗示了音乐的循环与情感的起伏,增加了诗歌的音乐感和情感深度。

“空堂蟋蟀频鸣”一句,通过自然界的声响——蟋蟀的鸣叫,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孤独感,同时也与“空堂”相呼应,营造出一种空旷而寂寥的环境氛围。

“正是窗前月明”将画面拉回到现实,月光洒在窗前,明亮而清冷,与之前的梦境形成对比,暗示了梦境与现实之间的界限。这一句也巧妙地运用了“正是”一词,强调了此时此刻的景象,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时间感。

最后,“明月。明月。曾见几番圆缺”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明月的圆缺象征着时间的轮回与生命的无常,诗人通过这一意象,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变化无常的深刻思考。同时,连续两次使用“明月”不仅强化了主题,也使得整首诗在结构上更加完整,形成了一个闭环,寓意着人生的循环往复。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意象运用,展现了秋天夜晚独特的意境,以及对梦境与现实、时间和生命哲理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512)

徐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公无渡河

黄河东入海,昼夜流不息。

高风忽然来,烟浪迷天色。

公乎嗜饮狂以痴,提壶便欲径渡之。

妻随止之不可得,竟以溺死堪伤悲。

堪伤悲,恨无已,弹罢箜篌还赴水。

可怜遗调至今传,尚有哀声惨人耳。

形式: 乐府曲辞

梁家守帑奴

梁家守帑奴,孙家在堂母。

教唆盗金珠,无处诉冤苦。

五十万钱数未周,兄兄弟弟俱监收。

赀财藉没入官府,宅第空虚风雨秋。

六君七贵三公主,荣显峥嵘古无比。

豪奢难保万千年,一时又逐东流水。

孙家母,梁家奴,春花秋叶分荣枯。

当□之人如鉴此,胜败不异呼枭卢。

形式: 乐府曲辞

冯家女

冯家有女颜如花,二八纳入将军家。

专房宠爱日屡加,岂料众妾怀奸邪。

一朝绞死称缢死,毒手欺凌乃如此。

至君听信不得志,抱恨长为厕中鬼。

形式: 乐府曲辞

紫芝曲

灵芝生角里,烨烨光凝紫。

采之可疗饥,当年有黄绮。

商颜非旧隐,安汉孰能起。

真假罔可辩,计出留侯耳。

高风杳莫追,千古传歌词。

至今岩谷中,踪迹令人疑。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