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吹曲辞.芳树

玉花珍簟上,金缕画屏开。

晓月怜筝柱,春风忆镜台。

筝柱春风吹晓月,芳树落花朝暝歇。

藁砧刀头未有期,攀条拭泪坐相思。

形式: 乐府曲辞

翻译

玉花装饰的珍贵竹席上,镶嵌金线的画屏轻轻打开。
清晨的月光爱抚着弦柱,春风唤起对妆镜的思念。
春风中,筝柱在晓月的照耀下,芬芳的树上落花时有时无。
远方的夫君,砧板上的刀锋何时能停,我攀着树枝流泪,独自思念。

注释

玉花:形容珍贵的花纹。
珍簟:珍贵的竹席。
金缕:用金线装饰。
画屏:彩绘的屏风。
晓月:清晨的月亮。
筝柱:古筝的弦柱。
镜台:化妆镜或梳妆台。
藁砧:古代妇女称丈夫为藁砧,比喻男子勤劳如农夫。
刀头:指砧板,代指丈夫的工作。
期:约定,期望。
攀条:攀折树枝。
拭泪:擦眼泪。
相思:深深的思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幽静而富丽的生活场景,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享受和怀念。开篇“玉花珍簟上,金缕画屏开”便将读者带入一个精致优雅的室内空间,玉制的簟(一种古代装饰品)与绘有金线的屏风共同营造出一片高贵典雅的氛围。

接着,“晓月怜筝柱,春风忆镜台”则转向了对音乐和美貌的怀念。筝是一种古代弦乐器,晓月之下弹奏筝曲,不仅是对夜晚静谧美好的享受,也暗示着一种淡淡的哀愁。而春风中忆起镜台,则似乎在追思过往的美好时光,或许是在思念一位不再相见的佳人。

“筝柱春风吹晓月,芳树落花朝暝歇”这两句诗延续了上述意境,将自然界的春风与夜晚的月亮联系起来,再次强调了时间流转和物是人非的感慨。芳树下的花瓣随着春风轻轻飘落,而朝暝,即晨昏之交,常用以形容日光的柔和,也暗示了一天之中最为温馨而又易逝去的时刻。

最后,“藁砧刀头未有期,攀条拭泪坐相思”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命运的不确定感以及对过去美好记忆的执着。藁砧,即古代刑场上的砧板,这里用来比喻人的生命如同被刀斩断,未知何时。而“攀条拭泪坐相思”则是诗人在怀念往昔之情,泪水涟涟,心中充满了对逝去美好的追念。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室内生活的细腻描绘和对自然界时光流转的感慨,展现了一种怀旧的情怀,以及对美好事物无法持久的无奈。

收录诗词(32)

徐彦伯(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洪,以字行。七岁能为文,对策高第。调永寿尉,蒲州司兵参军。时司户韦暠善判,司士李亘工书,而彦伯属辞,称河东三绝。屡迁给事中,预修《三教珠英》。由宗正卿出为齐州刺史,移蒲州,擢修文馆学士、工部侍郎,历太子宾客卒

  • 籍贯:兖州瑕丘
  • 生卒年:?—714

相关古诗词

和李适荅宋十一入崖口五渡见赠

闻有独往客,拂衣捐世心。

结欣薄枉渚,撰念萦旧林。

经亘去崖合,冥绵归壑深。

琪树环碧彩,金潭生翠阴。

沿洄弄沙榜,诡仄眺明岑。

夕闻桂里猿,晓玩松上禽。

杂佩蕴孤袖,琼敷缀双襟。

我怀沧州想,懿尔白云吟。

秉愿理方协,存期迹易寻。

兹言庶不负,为报岩中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奉和幸新丰温泉宫应制

姬典歌时迈,虞篇记省方。

何如黑帝月,玄览白云乡。

翠仗萦船岸,明旆应萯阳。

风摇花眊彩,雪艳宝戈芒。

御陌开函次,离宫夹树行。

桂枝笼騕袅,松叶覆堂皇。

仙石含珠液,温池孕璧房。

涌疑神瀵溢,澄若帝台浆。

独沸流常热,潜蒸气转香。

青坛环玉甃,红础铄金光。

藻曜凝芳洁,葳蕤献淑祥。

五龙归宝算,九鳸叶时康。

同预华封老,中衢祝圣皇。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淮亭吟

贞寂虑兮淮山幽,怜芳若兮揽中洲。

崩湍委咽日夜流,孤客危坐心自愁。

矧鹤唳兮风晓,复猿鸣兮霜秋。

熠耀飞兮蟋蟀吟,倚清瑟兮横凉琴。

撷瑶芳兮吊楚水,弄琪树兮歌越岑。

山埼礒兮隈曲,水涓涟兮洞汩。

金光延起兮骤兴没,青苔竟兮绿蘋歇。

绿蘋歇兮凋朱颜,美人寂历兮何时闲。

君不见可怜桐柏上,丰茸桂树花满山。

形式: 古风

雪暗穷海云,洒空纷似露。

朔风吹故里,宛转玉阶树。

孤妾调玉瑟,早寒生锦衿。

况君张罗幕,愁坐北庭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