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万斛无多宁贮愁,不如留著寸心忧。
怕闻天假渔阳骑,莫话春迷炀帝楼。
出去暂能欣绿野,归来还是梦沧洲。
何人解赏鹪鹩赋,岂但工夫在句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的《和出郭》。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时局和个人心境的忧虑。首句“万斛无多宁贮愁”以夸张手法形容愁绪之深,仿佛再多的容量也无法容纳。接着,“不如留著寸心忧”强调内心的忧虑更为直接而深刻。
“怕闻天假渔阳骑”暗示了对战乱的担忧,渔阳鼙鼓通常与边疆动乱相关联,诗人担心历史的悲剧重演。“莫话春迷炀帝楼”则借隋炀帝的典故,表达了对盛世繁华转瞬即逝、国运衰微的感慨。
“出去暂能欣绿野”描述了暂时离开都城,欣赏郊外自然景色的短暂欢愉,然而“归来还是梦沧洲”又揭示出诗人内心深处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即使身处美景,仍难以忘怀心中的沧海之情。
最后两句“何人解赏鹪鹩赋,岂但工夫在句头”,诗人借用《庄子·逍遥游》中的“鹪鹩巢林,不过一枝”的寓言,表达自己不求显达,只愿过着简朴生活的愿望,同时也暗含对知音的期待,感叹无人能真正理解他的心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巧妙,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的忧虑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不详
伯以,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兼该夫子耻专门,却笑何人哮吼村。
闷己赋疑唯独语,恼卿诗似得同论。
夜来雨足宽贫病,秋到凉生破睡昏。
几欲抛书閒过日,只惭无可谢嫣荪。
官憎诗过好,人亦忌才多。
君子自如此,伊人其奈何。
单裘千日醉,短发百年歌。
漫纳新愁泪,终惭带女萝。
怒剑无烦起逐蝇,从教小物此冯陵。
礼加蛙臂何时用,书到蚕头几日能。
半是苔边徒有感,全收芋处肯生憎。
如椽大笔么么落,愤懑今人终拂膺。
昔年蜀武侯,泣下荡阴里。
何如无事人,一亭欣所止。
悠然太山岑,相对真可喜。
不须樽中物,且酌岩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