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住东林周太尊缪西冷过宿

君不见日光西没月东出,大地晴阴是何物。

良辰美景无二三,风雨晦明常六七。

白雪多从脑后生,青山半向尘中失。

人生能得几多时,知己灯边频促膝。

我惯香山三十年,我住东林才半日。

半日閒人半日忙,送往迎来非一一。

黄昏客散掩荆扉,水亭月上风萧瑟。

周生缪生兴独高,出门畏与时流匹。

孤城吹角巷无人,自抱衾裯到蓬荜。

相逢大笑腐儒禅,解道非心亦非佛。

殷勤留客话深宵,手拨寒灰煨榾柮。

一更明月二更云,半夜雨声喧蟋蟀。

微云细雨眼前过,依旧孤光生白室。

底事明明举似君,净似琉璃黑如漆。

坐到天明捲幔看,君不见月光西没日东出。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东林寺共度夜晚的情景,充满了对自然、人生的深刻感悟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君不见日光西没月东出”,以日落月升的自然现象起笔,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接下来,“大地晴阴是何物”一句,引出对世间万物变化无常的思考。“良辰美景无二三,风雨晦明常六七”则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生活常态的接受。

“白雪多从脑后生,青山半向尘中失”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人生比作不断变化的自然景象,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无常。“人生能得几多时,知己灯边频促膝”则表达了对真挚友谊的渴望和珍惜。

“我惯香山三十年,我住东林才半日”两句,通过对比自己在不同地方的生活经历,突出了对当前环境的适应和对过往生活的回忆。“半日闲人半日忙,送往迎来非一一”则反映了诗人对忙碌与悠闲生活的态度。

“黄昏客散掩荆扉,水亭月上风萧瑟”描绘了夜晚的宁静氛围,为下文的对话和情感交流提供了背景。“周生缪生兴独高,出门畏与时流匹”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独特的默契和对世俗的避世态度。

“孤城吹角巷无人,自抱衾裯到蓬荜”描绘了夜晚的孤独与宁静,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自我反思。“相逢大笑腐儒禅,解道非心亦非佛”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轻松幽默和对哲学问题的探讨。

“殷勤留客话深宵,手拨寒灰煨榾柮”体现了主人的热情好客和与客人深入交谈的情景。“一更明月二更云,半夜雨声喧蟋蟀”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营造出夜晚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微云细雨眼前过,依旧孤光生白室”描绘了夜间的景色,强调了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平静。“底事明明举似君,净似琉璃黑如漆”通过比喻,表达了对事物本质的洞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最后,“坐到天明捲幔看,君不见月光西没日东出”以日出日落的自然现象结束全诗,寓意着生命的循环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人生、友情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733)

成鹫(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马专城卧仙

世人相见贵揖让,山僧不识背与向。

城市纷纷事迎送,山僧不识轻与重。

沉埋日久无道力,出门每被尊官斥。

朝辞穗石不转头,暮宿莲峰未煖席。

晨钟催起懒披衣,门外传呼来贵客。

轻裘缓带光照人,蓬蒿咫尺生颜色。

贵人恕我太无礼,直到床头问顽石。

顽石真顽顽不移,多谢知音为拂拭。

主宾倾盖无几何,邀我还家欢日夕。

将军杀贼不杀生,自摘嘉蔬供饮食。

野人一饱腹便便,起坐西轩面东壁。

壁间珠玉光陆离,白者为纸黑者墨。

时人道我文字禅,岂知一字全不识。

自从出世到于今,没处藏身没踪迹。

无端觌面漫相呈,笑杀当今老诗伯。

形式: 古风

马将军杨恭人寿诗

生子当如马伏波,天南铜柱高嵯峨。

文章迈伦功盖世,显扬事业应如何。

古来将相多崛起,风云应运良有以。

山川岳渎钟瑰奇,城则陶城水文水。

水清蚌腹珠夜光,男儿七尺眉最良。

中原射策推第一,云州建节鹰初扬。

此身许国还将母,征衣取作斑衣舞。

当宁论功及所生,黄麻墨敕传天语。

天语煌煌出綍纶,华堂画锦何缤纷。

兰孙高折一枝桂,雏凤还生五色文。

东南多垒须仁将,我公久贮苍生望。

棨戟遥临瘴海边,瞻云陟屺增惆怅。

临行受命曾书绅,忠孝大义何谆谆。

矢心矢志报明主,孺慕难忘白发人。

人生有子万事足,含饴弄孙增百福。

孟母宅边佳气多,南人岭外欢声祝。

棘门有客曳长裾,将军知我狂接舆。

高歌一曲望风拜,礼虽不足心有馀。

殷勤报语登坛客,云台为尔虚前席。

翟茀不来长倚门,翘首云鹏振双翼。

形式: 古风

秋杪过新州访李方水广文兼寄潘完子

野人半生但株守,虽在人间少游走。

梦里名山草草过,虾跳何曾会出斗。

因寻獦獠到新州,满眼秋光正重九。

入城不见卖柴人,直到泽宫逢好友。

先生久病不出门,闻我远来叹希有。

登堂七发愧枚生,话到深宵月当牖。

主人就枕客亦然,珍重明朝更携手。

饱餐苜蓿高兴生,登临未敢辞衰朽。

天露峰高在眼前,龙山旧路重回首。

祖庭秋晚漫淹留,笑别官衙返南亩。

故人家住官峒头,觌面相逢良不偶。

剡溪兴尽且归去,他年未卜重来否。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烧畬歌

野人赤脚走官道,踏上盐田看监灶。

灶丁烧畬不煮海,万井寒烟风浩浩。

道旁老翁知是谁,手拨畬灰归去迟。

相逢举手相劳问,自言生长升平时。

寒乡旧是煮盐户,出门咫尺无旷土。

自从斥卤变桑田,丁男始识农与圃。

盐场作田田有租,场中无盐仍追呼。

一田二税互逼迫,十年两役纷支吾。

荒年百室如悬磬,年丰谷贱为农病。

县主场官交索租,孤儿寡妇罢奔命。

今冬尽室输官仓,明年枵腹春耕忙。

新丝卖尽又新谷,空拳无计完秋粮。

城中富人巧生殖,九分出钱十取息。

娇儿稚女相随来,薄暮得钱朝雇役。

得钱未煖便纳官,归来入室摧心肝。

人生恩爱岂不重,践土食毛良独难。

田家耕田食贵米,盐户无盐啖清水。

可怜半死白头翁,回首升平如梦里。

烧畬煮灰灰作盐,持盐易米堪养廉。

殷勤致语道旁客,蓼虫习苦不知甜。

我闻老翁呜咽语,咄嗟涕泣零如雨。

九重天高唤不闻,老翁老翁徒自苦。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