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游舍人清明日入院中途见过余明日亦入西省上直因寄游君

榆柳开新焰,梨花发故枝。

辎軿隘城市,圭组坐曹司。

独对芝泥检,遥怜白马儿。

禁林还视草,气味两相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榆树柳树绽放新绿,梨花在老枝上开放。
车辆拥挤于城市道路,官员们在官署中忙碌。
独自面对堆积的公文,思念远方的白马骑士。
身处宫苑仍关心草木,我们心意相通,气息相知。

注释

榆柳:榆树和柳树。
新焰:新绿。
梨花:梨树的花朵。
发故枝:在老树枝上开放。
辎軿:装载货物的车辆。
隘:拥挤。
城市:都市。
圭组:古代官员的印绶,象征权力。
坐曹司:在官署中任职。
芝泥:古代官府文书用的泥封。
检:查看,处理。
白马儿:可能指代远方的朋友或亲人。
禁林:皇宫园林。
视草:关注草木,比喻关心民间疾苦。
气味:这里指心意或气息。
两相知:相互了解,心意相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里翰林学士游览府第园中之景。开头“榆柳开新焰,梨花发故枝”两句生动地勾勒出初春时节的景象:榆树和柳树开始吐绿,显露出新的生机,而梨花则在老枝上绽放,充满了岁月的韵味。

“辎軿隘城市,圭组坐曹司”两句,则是对翰林学士府第园中景致的一种描写。辎軿即古代的大车,隘城市则是指车辆行走的声音似乎围绕着整个城市,而“圭组坐曹司”则形容翰林学士在园中的雅集之景,圭组指的是古代的玉器或官职象征,曹司可能是指书房或学士所处之地。这些词汇都透露出一种高贵与文雅的气息。

“独对芝泥检,遥怜白马儿”两句,则转向翰林学士独自一人在园中赏心悦目之景。在古代文化中,芝草往往象征着祥瑞和长寿,而“独对芝泥检”则是指翰林学士独自品味这份宁静与祥瑞。至于“遥怜白马儿”,可理解为翰林学士对远处的白马怀有一份深情,可能象征着他对于友人或知己的思念。

最后,“禁林还视草,气味两相知”则表达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鸣。禁林指的是皇家园林,而“还视草”则是指翰林学士在游览中对草木之美有所感悟。“气味两相知”一句,则深化了这种感悟,表明诗人与自然之间达到了心灵的交流和理解。

这首诗通过对翰林学士府第园中景致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春日之美的独特感受,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意境。

收录诗词(431)

徐铉(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江东谓之“韩徐”

  • 字:鼎臣
  • 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
  • 籍贯:广陵(今江苏扬州)
  • 生卒年:916年—991年

相关古诗词

赠王贞素先生

先生尝已佩真形,绀发朱颜骨气清。

道秘未传鸿宝术,院深时听步虚声。

辽东几度悲城郭,吴市终应变姓名。

三十六天皆有籍,他年何处问归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赠奚道士

先生曾有洞天期,犹傍天坛摘紫芝。

处世自能心混沌,全真谁见德支离。

玉霄尘闭人长在,金鼎功成俗未知。

他日飙轮谒茅许,愿同鸡犬去相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赠泰州掾令狐克己

念子才多命且奇,乱中抛掷少年时。

深藏七泽衣如雪,却见中朝鬓似丝。

旧德在人终远大,扁舟为吏莫推辞。

孤芳自爱凌霜处,咏取文公白菊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赠浙西顾推官

盛府宾寮八十馀,闭门高卧兴无如。

梁王苑里相逢早,润浦城中得信疏。

狼藉杯盘重会面,风流才调一如初。

愿君百岁犹强健,他日相寻隐士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