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岩长老子文送罗汉松

驻车凌云山,虽在官府中。

平生著幽禅,意与方袍同。

已杖菩萨竹,更来罗汉松。

天姿特高洁,厚叶非蒙茸。

铜柯既夭矫,玉薤仍青葱。

上有五百士,下笑十八公。

皆披阇黎衣,如坐浮屠宫。

勿谓默不语,说法声摩空。

形式: 古风

翻译

停下车马在凌云山上,虽然身处官府之中。
一生致力于深沉的禅修,心志如同僧侣的法袍一般清净。
已经手持象征菩萨的竹杖,又来到象征罗汉的松树旁。
这树木天生高雅纯洁,叶子虽厚却无杂乱之感。
铜质的枝干弯曲有力,翠绿的竹叶依然生机勃勃。
树上栖息着五百名修行者,下方则有十八位尊者欢笑交谈。
他们都身披僧侣的服装,仿佛坐在佛塔般的宫殿中。
不要以为他们沉默无声,实际上他们的佛法教诲响彻云霄。

注释

驻车:停车停留。
凌云山:高耸入云的山。
官府:官署或政府机构。
幽禅:深沉的禅修。
方袍:僧侣的长袍。
菩萨竹:象征菩萨的竹子。
罗汉松:象征罗汉的松树。
厚叶:叶子厚实。
夭矫:弯曲而有力。
玉薤:翠绿的竹叶。
五百士:众多修行者。
十八公:十八位尊者。
阇黎衣:僧侣的服装。
浮屠宫:佛塔般的宫殿。
默不语:沉默无声。
说法声:佛法教诲的声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公溯所作的《中岩长老子文送罗汉松》。诗中,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官署之中,却心向禅修,表达了对幽静禅意生活的向往。他将目光投向了赠送的罗汉松,这株松树不仅形态奇特,枝叶繁茂,而且象征着五百罗汉的智慧和高尚品格。诗人以罗汉松为媒介,仿佛在与佛门弟子交流,虽然默不言说,但佛法的精神却如同空中回荡的声音,深沉而富有力量。整首诗寓情于景,借物抒怀,展现出诗人超脱世俗的禅意情怀。

收录诗词(449)

晁公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中原

中原北望连虎牢,遗老略皆死草茅。

腥臊千秋万岁殿,尘埃四通五达郊。

无人雄心肯出塞,何日战骨与封崤。

三军岁岁费供给,但闻边庭峙刍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肴]韵

书斋

廷尉已执天下平,更出一节令循行。

时清断狱岁大减,小臣何功君圣明。

纸窗风破夜自语,瓦沟雨来寒有声。

官閒无事但宴坐,满室惟对书纵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予长女归叔尚偕往江津作诗送之

薛郎吾娇客,昨肯过彭濮。

相从虽云久,一岁如转烛。

外堂忽有请,归驾行当促。

自称先君子,嗣以病家督。

焉能主烝尝,我祭则受福。

吾诚爱吾女,抚视长不足。

人皆念其子,此事非我独。

敢欺泉下友,已拱宰上木。

论情夫何远,守墓亦所欲。

老夫怀津乡,山好田土沃。

寻穿蜂窠硖,但种鸦铁谷。

先营五亩宅,仗尔今往卜。

形式: 古风

今岁试士竟置酒起文堂延主司且作诗送之

吾州俗近古,他邦那得如。

饮食犹俎豆,佣贩皆诗书。

今年属宾兴,诏下喧里闾。

白袍五千人,崛起塞路衢。

入门坐试席,正冠曳长裾。

谈经慕康成,对策拟仲舒。

吟诗必二雅,作赋规三都。

传闻选主司,考阅须鸿儒。

果然提权衡,未尝谬锱铢。

得者固惊喜,失者亦欢呼。

乡党为叹息,是事盖久无。

老守蒙此声,增重西南隅。

何以为子谢,举觞挽行车。

少留尽一醉,归驾且勿驱。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