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丙子年三月十有二日游历嵩山时的心境和景象。诗中“松风憩俗驾,抚心愧营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喧嚣与自己的内心不平静的感慨,以及对世俗功名的淡然态度。"登临念胜土,乌用千载名"则展示了诗人面对壮丽山景时,对历史英雄事迹的回忆和对永恒荣耀的无奈。
诗人的情感随着自然景象的变化而展开,他似乎在寻求一种超脱尘世的精神寄托。"愿与妇子俱,终焉住神清"表达了他希望与亲人共同度过简单纯净的生活,追求内心的平和与清净。
整首诗通过山月的明丽景色和诗人的内心世界相互映照,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返璞归真的精神追求。李廌作为宋代词人,在这首诗中也融入了他对自然美感的深刻体验,以及个人情感与哲思的深层次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