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流曹光道惠钜李知其炎酷中有此味亦可乐也辄以诗寄

颖傍成蹊李,其实小于拳。

谁知皴枝瘦,生此绀玉鲜。

摘以筠梢笼,沉以石根泉。

濛濛粉未落,粲粲叶犹连。

荫树咀甘液,安知有苦煎。

报君惜兹乐,时咏逍遥篇。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翻译

李树在路边形成小径,果实小如拳头。
谁能想到这瘦削的树枝,却结出如此鲜艳的青玉般的果实。
用竹梢轻轻摘取,放入石根泉水中浸泡。
花瓣纷纷还未凋落,叶子依然繁茂相连。
在树荫下品尝甘甜汁液,怎能体会到背后的辛酸。
为了让你珍惜这份乐趣,我时常吟咏逍遥自在的诗篇。

注释

蹊:小径。
小于拳:形容果实非常小。
皴枝:指干枯或粗糙的树枝。
绀玉:深青色的玉,形容果实颜色鲜艳。
筠梢:竹梢。
沉以石根泉:将果实放入泉水中浸泡。
濛濛:形容花瓣轻盈飘落的样子。
粲粲:形容叶子繁茂明亮。
咀甘液:品尝甘甜的汁液。
逍遥篇:指悠闲自在的诗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名为《合流曹光道惠钜李知其炎酷中有此味亦可乐也辄以诗寄》。诗中描绘了一种在炎热季节中收到的硕大李子,虽然外表看似粗糙,但实则甘美。诗人通过"小于拳"和"皴枝瘦"的描绘,展现了果实虽小却饱满的特点,以及枝干的坚韧。他将李子摘下,置于竹篮中,用石根泉水浸泡,显得尤为珍视。

诗人品味这李子时,感受到其中的甘甜,尽管生长过程中可能经历过苦涩,但此刻却是清甜可口。他借此机会向朋友表达感激之情,并表示要时常回味这份乐趣,以诗歌的形式记录下这份逍遥自在的心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清新,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感受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吊石曼卿

前时京师来,对马尝相揖。

埃尘正满衢,笑语曾未及。

虽然恨莫亲,往往闻风什。

星斗交垂光,昭昭不可挹。

独哦秋露中,岂顾衣裘湿。

酒杯轻宇宙,天马难羁絷。

今朝我还都,但见交朋泣。

借问泣者谁,曼卿魂已蛰。

堂堂豪杰姿,遂尔一棺戢。

君生寒月明,君没寒月入。

月入还复升,精魄宁未集。

孤坟细草遍,翠碣嗟新立。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吊李膺辞

阴蜺横天,长剑欲抉,匣颖未露兮精钢已折。

层冰塞川,猛炬方烈,凝气未销兮高焰已灭。

虽忠毅之有志兮,当衰运之闭结。

嗟身祸之不免兮,甘就死于缧绁。

何贤者之景慕兮,或自表而谢绝。

惟荀公之获御兮,见颜间之气悦。

奚服媚之若兹兮,盖操秉乎峻节。

风裁独高而罕接兮,号龙门而无凡辙。

允简亢不容于时兮,玉虽碎而犹洁。

痛汉纲之颓圮兮,又何毁乎贤哲。

历千古而可悲兮,故余不得而面结。

叨此邦而长民兮,过旧垄而增咽。

嗟异代之有遇兮,若登履乎阃闑。

对风树之萧萧兮,想魂气之未竭。

聊感槩于斯兮,写忧心之惙惙。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吊裴易进士

力学未及仕,口中已含珠。

赋命固所负,读书非所辜。

敛送有兄弟,哭泣无妻孥。

惟此靡薄厚,必竟同一途。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其一)公路涧

我来袁公溪,断岸犹残垒。

僵柳远临湾,新蒲初出水。

行行古台近,两两惊禽起。

鸡犬何处闻,人家深坞里。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