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我来袁公溪,断岸犹残垒。
僵柳远临湾,新蒲初出水。
行行古台近,两两惊禽起。
鸡犬何处闻,人家深坞里。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其一)公路涧》中的第一首。诗中,诗人梅尧臣描绘了他游览袁公溪时所见的景象。"断岸犹残垒"暗示了这里曾有过战争的痕迹,而"僵柳远临湾,新蒲初出水"则展现出一种荒凉与生机并存的画面,老柳树孤独地矗立在河湾边,新生的菖蒲破水而出,富有季节感和动态美。
"行行古台近,两两惊禽起"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宁静与自然的活力,古老的台榭近在眼前,而鸟儿受惊纷纷飞起,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最后两句"鸡犬何处闻,人家深坞里"以听觉效果收尾,通过远方传来的鸡犬声,引导读者探寻隐藏在深谷中的村落,给人留下想象空间。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公路涧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气息,展现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不详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古壁何苍苍,穿云玉梯出。
歘然起青冥,却立观少室。
前岩复后峰,阴晴状非一。
安知最高顶,清浅水池开。
有时片云出,倏忽生风雷。
谁羡双黄鹄,刷羽来徘徊。
王子昔凌霓,国人兹拜马。
依稀日夜笙,声入寒泉泻。
空传七日期,飞鹤何时下。
泠泠云外泉,的的岩光入。
静若仙鉴开,寒疑玉龙蛰。
时应下鹿群,迹印青苔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