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李膺辞

阴蜺横天,长剑欲抉,匣颖未露兮精钢已折。

层冰塞川,猛炬方烈,凝气未销兮高焰已灭。

虽忠毅之有志兮,当衰运之闭结。

嗟身祸之不免兮,甘就死于缧绁。

何贤者之景慕兮,或自表而谢绝。

惟荀公之获御兮,见颜间之气悦。

奚服媚之若兹兮,盖操秉乎峻节。

风裁独高而罕接兮,号龙门而无凡辙。

允简亢不容于时兮,玉虽碎而犹洁。

痛汉纲之颓圮兮,又何毁乎贤哲。

历千古而可悲兮,故余不得而面结。

叨此邦而长民兮,过旧垄而增咽。

嗟异代之有遇兮,若登履乎阃闑。

对风树之萧萧兮,想魂气之未竭。

聊感槩于斯兮,写忧心之惙惙。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翻译

阴虹横贯天空,长剑出鞘欲斩,但还未露锋芒,剑刃已断。
厚厚的冰层阻塞河流,熊熊烈火正旺,然而气息未消,火焰已灭。
尽管忠诚坚毅,身处逆境难以施展。
感叹自身灾祸难逃,甘愿在囚笼中赴死。
贤者仰慕,有人选择自我表白以示拒绝。
唯有荀公得以亲近,见其容颜间的气质喜悦。
为何如此奉承献媚?大概源于他严峻的节操。
我如孤风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如同龙门之水,不循常轨。
我的清白不容于世,即使碎裂,也保持纯洁。
痛心汉室纲常败坏,贤哲又何曾被毁。
历经千年历史,令人悲叹,我无法改变现实。
身为一地之主,走过旧日田垄,心中更加哀伤。
感叹不同世代际遇,仿佛踏进门槛。
面对萧瑟秋风,想象亡者的灵魂并未消散。
在此情境下感慨万分,写下内心忧虑重重。

注释

阴蜺:形容阴云密布的虹霓。
匣颖:剑鞘。
精钢:优质钢铁。
衰运:厄运。
缧绁:捆绑犯人的绳索,借指牢狱。
荀公:荀子,古代儒家学者。
颜间:颜面,这里指荀子的气质。
峻节:严峻的节操。
龙门:比喻显赫的地位。
简亢:简约刚直。
汉纲:汉代的国家法度。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吊李膺辞》,表达了对李膺的深深哀悼和对其高尚品格的敬仰。诗中以阴虹横天、长剑折断、层冰阻川、猛炬熄灭等意象,象征李膺虽有忠义之志,却遭遇不幸,身陷囹圄。诗人感叹李膺的遭遇,赞美他的贤德,同时也揭示了社会风气的衰败和对贤良遭受打击的不公。诗人感慨自己身处乱世,无法直接改变现实,只能在风树萧瑟中寄托哀思,表达对李膺的深深怀念和对公正的渴望。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体现了梅尧臣诗歌的特色。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吊裴易进士

力学未及仕,口中已含珠。

赋命固所负,读书非所辜。

敛送有兄弟,哭泣无妻孥。

惟此靡薄厚,必竟同一途。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其一)公路涧

我来袁公溪,断岸犹残垒。

僵柳远临湾,新蒲初出水。

行行古台近,两两惊禽起。

鸡犬何处闻,人家深坞里。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其七)天门

古壁何苍苍,穿云玉梯出。

歘然起青冥,却立观少室。

前岩复后峰,阴晴状非一。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其九)天池

安知最高顶,清浅水池开。

有时片云出,倏忽生风雷。

谁羡双黄鹄,刷羽来徘徊。

形式: 古风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