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舍人吕丈送大雅东还诗韵奉呈

典刑寄老成,师友须渊源。

今代紫薇公,身退道益尊。

言行无表襮,卓然中所存。

云雨自翻覆,谁能动毫分。

洗垢既无垢,尚或求瘢痕。

嗟我与徐子,昔也扫公门。

相期膏吾车,从公毕斯文。

形式: 古风

翻译

以典范为榜样度过晚年,师长朋友间应有深厚渊源。
当代的紫薇公,退位后道行更加受人尊敬。
他的言行举止不需外在装饰,内心高洁卓越。
风云变幻莫测,谁能改变他丝毫呢。
洗净了污垢,不再追求瑕疵,哪怕一丝一毫。
感叹我和徐子,曾一起打扫公门。
我们期待能为他效力,跟随他完成学问之道。

注释

典刑:典范。
寄老成:度过晚年。
师友:师长朋友。
渊源:深厚关系。
紫薇公:对德高望重者的尊称。
身退:退位。
道益尊:道行更受尊敬。
言行无表襮:言行自然, 不需要外在修饰。
卓然:卓越。
中所存:内心深处。
云雨:比喻世事变化。
翻覆:变化无常。
谁能:谁能。
动毫分:改变丝毫。
洗垢:洗净污垢。
瘢痕:瑕疵。
嗟我:感叹我。
昔也:从前。
扫公门:打扫公门, 比喻谦卑服务。
膏吾车:为我驾车。
斯文:学问之道。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汪应辰的作品,名为《借舍人吕丈送大雅东还诗韵奉呈》。诗中表达了对朋友之间情谊和道德修养的珍视,以及对于那些已经淡出尘世纷扰、保持高洁品行的人的尊敬。

“典刑寄老成,师友须渊源。”这里强调了与长者以及师友之间关系的重要性,这种关系需要深厚而持久。"今代紫薇公,身退道益尊" 表示那些已经隐退世俗、保持高尚品德的人,其道德地位更加被人们尊崇。

“言行无表襮,卓然中所存。”诗人赞扬了那种内心坚守的高尚品质和行为准则,这种品质不需要外在的装饰,它本身就是宝贵的。"云雨自翻覆,谁能动毫分" 这里形容的是自然界的变化无常,就像云雨的变幻一样,而在这其中保持不动心的人实在是难得。

“洗垢既无垢,尚或求瘢痕。”即使已经清除了污垢,也还在寻找那些磨练出的疤痕。这里可能是在强调一种修身养性的精神状态,即便是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境界,还要不断追求更高的成就。

“嗟我与徐子,昔也扫公门。”诗人感慨地回忆起过去自己与徐子一同去拜访大雅的情景,"相期膏吾车,从公毕斯文" 这里表达了对友情和共同的文学追求的一种承诺和期待。

整首诗语言古朴,意境高远,展现了诗人对于朋友之间的情谊、道德修养以及文学追求的深刻认识。

收录诗词(86)

汪应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法海院龙溪亭

微茫云两角,屈曲路一线。

未容快先睹,已叹行百转。

流溪何从来,神物昔尝玩。

舆梁俨坚牢,亭宇复明绚。

岂惟济病涉,更可供息宴。

信哉善知识,作此巧方便。

茂樾两交盖,清风四挥扇。

祇恐境中人,却有桑下恋。

台山不须问,此去直如箭。

何妨酌灵水,一洗眼花眩。

举头未及眸,已知梵王殿。

形式: 古风

题郑氏籯金堂

子云抱遗经,寂寞饥欲死。

谁家千金郎,车马塞闾里。

如何今世人,持此欲胜彼。

要知圣贤心,不为取青紫。

冷暖自所知,吾言聊尔尔。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龙爪拿开白白云。

形式: 押[文]韵

次韵武侯庙

武侯遗庙自丹青,霸业销磨但故城。

北魏中分盟血在,南阳三顾夙心明。

君臣际会宜兴汉,吴蜀相资失借荆。

独致瓣香思祀典,西山回首暮云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