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第四孙毓绩入学

毓绩才非旷,居然异牧童。

精神颇内蕴,识解足旁通。

废学犹怜小,明求惜未融。

不知何岁月,名籍泮林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孙毓绩的少年在入学时的情景,通过对比与比喻,展现了其与众不同的才华与潜力。

首句“毓绩才非旷”,以“非旷”强调孙毓绩的才能并非平庸,而是有着不凡之处。接着“居然异牧童”一句,将他与其他孩童进行对比,突出其与众不同,似乎已初露峥嵘。

“精神颇内蕴,识解足旁通”两句,进一步揭示了孙毓绩内在的深沉与广博的知识理解能力,他不仅内心丰富,而且能够融会贯通,展现出非凡的学习能力和悟性。

“废学犹怜小,明求惜未融”则表达了对孙毓绩的爱护与期待,即使暂时的学业停滞也不予苛责,而是鼓励其追求更深层次的理解与融合,寄寓了对其未来的无限憧憬。

最后,“不知何岁月,名籍泮林中”以疑问的语气,预示着孙毓绩未来的成就不可限量,他的名字终将在学界留下深刻的印记,成为泮林(古代学府)中的一员,暗示其未来必将成为学识渊博、卓有成就的人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孙毓绩入学情景的细腻描绘,不仅赞美了他的才华与潜力,也寄托了对其美好未来的深切期望,体现了对教育与人才培养的重视。

收录诗词(37)

刘慎荣(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喜曾孙春来问字

不知自年老,曾孙已六龄。

有时来问字,每乐与谈经。

未必聪明质,颇欣壮健形。

儒风称累世,瑞气足盈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读赵忠毅公制艺文漫成一律

高下财由定,贤愚以位成。

不标君子格,更没小人名。

议论惟知逊,嫌疑幸弗生。

东林何所为,界限若分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题何屺瞻评《三国志》

帝蜀为公论,当时讵敢然。

文终录杨戏,卷首冠刘焉。

既已微情得,能将妙意宣。

何须空啧啧,只说紫阳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题王介山《史记》读法

灭项须迟日,惟有质太公。

此情谁识得,着论最明通。

然欲强邻并,先将昧者攻。

措施原有序,自可后重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