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吴门怀古》由明代诗人大遂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历史的沧桑与变迁,将吴国的兴衰与自然景观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深刻思考。
首联“尚想黄池倚霸功,归来万乘一身空”开篇即以黄池之战的辉煌与吴王归来的落寞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权力的无常与英雄末路的悲凉。黄池之战中,吴王凭借军事才能取得了胜利,但最终却在权力的巅峰上孤独地陨落,万乘之尊化为一缕轻烟,只剩下空荡荡的宫殿与回忆。
颔联“越妃便泛五湖去,吴国长沦废沼中”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越妃的离去象征着吴国的衰败与灭亡,五湖的广阔与吴国的狭小形成鲜明反差,暗示了吴国的覆灭如同沉入深不可测的沼泽,再也无法恢复往日的荣光。
颈联“台草诉人春黛绿,洲花怨水暮愁红”则将自然景观与历史人物的情感相联系,赋予了自然以情感色彩。绿草如黛,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哀伤;红花映水,似乎在表达着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与不舍。这一联通过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浓厚的历史氛围,让人不禁陷入对过去辉煌与现在荒凉的感慨之中。
尾联“深情悭是盈亏月,不异当时照六宫”以月亮的盈亏比喻历史的更迭与世事的无常。月亮无论盈满还是亏缺,都曾照亮过吴国的六宫,如今却只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淡淡的痕迹。这一联深刻揭示了时间的无情与历史的轮回,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无奈与感慨。
整体而言,《吴门怀古》通过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命运的深刻洞察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的自然景观与历史人物的情感交织,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也使得读者在欣赏之余,能够深入思考历史与人生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