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瞻次韵陶渊明劝农诗(其一)

我迁海康,实编于民。少而躬耕,老复其真。

乘流得坎,不问所因。愿以所知,施及斯人。

形式: 四言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作品,他以和陶渊明的方式,表达了自己被贬至海康(今广东海南)后的境遇和心境。诗中,苏辙自述早年亲身耕作,晚年回归朴素的生活,顺应命运起伏,不追究原因。他愿意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希望能对当地人民有所裨益。整首诗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关注民生的情怀,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百姓疾苦的关怀。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和子瞻次韵陶渊明劝农诗(其三)

掇拾于川,搜捕于陆。俯鞠妇子,仰荐昭穆。

闽乘其偷,载耒逐逐。计无百年,谋止信宿。

形式: 四言诗 押[屋]韵

和子瞻次韵陶渊明劝农诗(其五)

斫木陶土,器则不匮。绩麻缫茧,衣则可冀。

药饵具前,病安得至。坐而告穷,相视徒愧。

形式: 四言诗 押[寘]韵

和子瞻次韵陶渊明劝农诗(其四)

我归无时,视汝长久。孰为沮溺,风雨相耦。

筑室东皋,取足南亩。后稷为烈,夫岂一手。

形式: 四言诗 押[有]韵

和子瞻次韵陶渊明劝农诗(其二)

我行四方,稻麦黍稷。果蔬蒲荷,百种咸植。

粪溉耘籽,乃后有穑。尔独何为,开口而食。

形式: 四言诗 押[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