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演雅十诗(其三)

谁令珠玉唾,出彼藜藿肠。

仁人不为宝,良贾宜深藏。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是谁让珍珠美玉般的珍贵之物,落入了贫贱者粗陋的肠胃。
有仁德的人不会视这些为珍宝,精明的商人应该深藏不露。

注释

珠玉:比喻珍贵之物。
藜藿:藜和藿都是野菜,代指贫穷的生活。
仁人:指有仁德的人。
良贾:精明的商人。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末年至元朝初期的文学家白珽所作,名为《续演雅十诗(其三)》。诗中表现了作者对于品格高尚之人不以物质财富为重视态度的赞美。

"谁令珠玉唾,出彼藜藿肠。" 这两句通过比喻手法,将珍贵的珠玉比作圣贤之人的口沫(唾),将平凡的藜藿(一种野草)比作他们的心肠(内心世界)。意在形容圣贤之人虽然品行高尚如同珍珠美玉,但却不以此为骄傲,反而像普通的藜藿那样谦逊。

"仁人不为宝,良贾宜深藏。" 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作者对于圣贤之人的看法,即他们并不将自己视作珍宝,而是认为这样的品德之人应当被深深地珍藏和保护起来。这“良贾”指的是识货的人,他们懂得如何去发现和珍惜这些真正的宝贵之物。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隐喻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于高尚品格的尊崇,以及对于这种品格应当被社会所重视和保护的期望。白珽以此诗传递了一种超越物质价值观的精神追求,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关于人生境界与道德修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68)

白珽(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是四明名儒舒少度的遗腹子,后为钱塘人白某收作嗣子。工诗赋,曾与当时名士结社,称“月泉吟社”。他的诗,题材多为描绘自然秀丽风光、农村田园生活,也有反映民生疾苦及时政的

  • 字:廷玉
  • 籍贯:元钱塘(今杭州)
  • 生卒年:1248—1328

相关古诗词

续演雅十诗(其九)

滦人薪巨松,童山八百里。

世无奚超勇,惆怅渡易水。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续演雅十诗(其二)

草食押不芦,虽死元不死。

未见涤肠人,先闻弃箦子。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续演雅十诗(其七)

羯尾大如斛,坚车载不起。

此以不掉灭,彼以不掉死。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续演雅十诗(其四)

婴啼闻木枝,羝乳见茅茹。

何如百年身,反尔无根据。

形式: 古风 押[御]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