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游温州

夏满随所适,江湖非系缘。

卷经离峤寺,隔苇上秋船。

水落无风夜,猿啼欲雨天。

石门期独往,谢守有遗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夏天的满足随着心意而变化,江湖之间并无必然的牵连。
卷起佛经离开山峰的寺庙,穿过芦苇登上秋天的船只。
夜晚水面平静无风,猿猴啼叫预示着即将下雨的天气。
期待独自前往石门,那里有谢守留下的诗篇。

注释

夏满:夏天的满足。
随所适:随着心意变化。
江湖:泛指广阔的江河湖海。
非系缘:并无必然联系。
卷经:卷起佛经。
离峤寺:离开山峰的寺庙。
隔苇:穿过芦苇丛。
秋船:秋天的船只。
水落:水面下降。
无风夜:宁静的夜晚。
猿啼:猿猴的叫声。
欲雨天:即将下雨的天气。
石门:某个有石头的门,可能指代一个地方。
期独往:期待独自前往。
谢守:可能是对某位官员的尊称,这里指留下诗篇的人。
遗篇:遗留的诗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夏日漫游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的送别之情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夏满随所适,江湖非系缘"两句写出了僧人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既没有固定的去处,也不受任何羁绊。

"卷经离峤寺,隔苇上秋船"这两句则描绘了僧人的行动和环境,"卷经"暗示僧人手不释卷,随时研读佛经;"离峤寺"可能是指僧人离开某个著名的寺院;"隔苇上秋船"则是写出了僧人乘船行驶于芦苇丛生的江湖之中,给人一种萧瑟孤寂之感。

接下来的"水落无风夜,猿啼欲雨天"两句,是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水落无风夜"表现了一个宁静的夜晚,没有一丝波动,也没有风声;"猿啼欲雨天"则是写出了夜间猿鸣的声音,如同在预示即将到来的雨季。

最后,"石门期独往,谢守有遗篇"两句中,"石门期独往"可能是在表达僧人向着某个方向孤独地前行,而"谢守有遗篇"则是诗人对这位即将离去的僧人的感慨,表示自己的思念和不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僧人生活状态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丰富的想象力。

收录诗词(173)

朱庆馀(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不详,名可久,以字行。官至秘书省校书郎,见《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六,《全唐诗》存其诗两卷。曾作《闺意献张水部》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增加中进士的机会。据说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写诗回答他说:“越女新装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值万金。”于是声名大震

  • 籍贯:越州(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826

相关古诗词

送僧游缙云

但望青山去,何山不是缘。

寺幽堪讲律,月冷称当禅。

水落无风夜,猿吟欲雨天。

寻师若有路,终作缓归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滕庶子致仕归江南

常怀独往意,此日去朝簪。

丹诏荣归骑,清风满故林。

诸侯新起敬,遗老重相寻。

在处饶山水,堪行慰所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送璧州刘使君

王府登朝后,巴乡典郡新。

江分入峡路,山见采鞭人。

旧业孤城梦,生祠几处身。

知君素清俭,料得却来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重过惟贞上人院

老去唯求静,都忘外学名。

扫床秋叶满,对客远云生。

香閤闲留宿,晴阶暖共行。

窗西暮山色,依旧入诗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