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夏满随所适,江湖非系缘。
卷经离峤寺,隔苇上秋船。
水落无风夜,猿啼欲雨天。
石门期独往,谢守有遗篇。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夏日漫游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的送别之情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夏满随所适,江湖非系缘"两句写出了僧人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既没有固定的去处,也不受任何羁绊。
"卷经离峤寺,隔苇上秋船"这两句则描绘了僧人的行动和环境,"卷经"暗示僧人手不释卷,随时研读佛经;"离峤寺"可能是指僧人离开某个著名的寺院;"隔苇上秋船"则是写出了僧人乘船行驶于芦苇丛生的江湖之中,给人一种萧瑟孤寂之感。
接下来的"水落无风夜,猿啼欲雨天"两句,是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水落无风夜"表现了一个宁静的夜晚,没有一丝波动,也没有风声;"猿啼欲雨天"则是写出了夜间猿鸣的声音,如同在预示即将到来的雨季。
最后,"石门期独往,谢守有遗篇"两句中,"石门期独往"可能是在表达僧人向着某个方向孤独地前行,而"谢守有遗篇"则是诗人对这位即将离去的僧人的感慨,表示自己的思念和不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僧人生活状态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丰富的想象力。
不详
生卒年不详,名可久,以字行。官至秘书省校书郎,见《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六,《全唐诗》存其诗两卷。曾作《闺意献张水部》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增加中进士的机会。据说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写诗回答他说:“越女新装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值万金。”于是声名大震
但望青山去,何山不是缘。
寺幽堪讲律,月冷称当禅。
水落无风夜,猿吟欲雨天。
寻师若有路,终作缓归年。
常怀独往意,此日去朝簪。
丹诏荣归骑,清风满故林。
诸侯新起敬,遗老重相寻。
在处饶山水,堪行慰所心。
王府登朝后,巴乡典郡新。
江分入峡路,山见采鞭人。
旧业孤城梦,生祠几处身。
知君素清俭,料得却来贫。
老去唯求静,都忘外学名。
扫床秋叶满,对客远云生。
香閤闲留宿,晴阶暖共行。
窗西暮山色,依旧入诗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