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草二首(其二)

衰草已无赖,秋花只强名。

雨园蛩响细,寒树鸟啼清。

淹泊知吾道,幽居见物情。

唯应有邻叟,足雨问农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荒草不再繁茂,秋花徒有虚名。
雨中的园子,蟋蟀鸣叫低微,寒冷的树上,鸟儿啼声清脆。
长久停留,我明白了自己的道路,幽静居处,让我洞察万物之理。
大概只有邻居老者,才会在雨后询问农事耕作。

注释

衰草:枯萎的草。
无赖:失去生机。
强名:徒有虚名。
雨园:下雨的庭院。
蛩响:蟋蟀鸣叫。
寒树:寒冷季节的树木。
啼清:叫声清脆。
淹泊:长时间停留。
吾道:我的人生道路。
幽居:隐居生活。
物情:自然和人情世故。
邻叟:邻居老人。
足雨:雨水充足。
问农耕:询问农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田园景象,通过对衰老的野草、依旧强自展示的秋花、细微的蛩响和清脆的鸟鸣等自然元素的抒情,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中事物情感的理解。

"衰草已无赖,秋花只强名。" 这两句通过对比衰老的野草与依然保持着一丝生机的秋花,反映出一种生命力与时间的抗争,显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事物命运的深刻体会。

"雨园蛩响细,寒树鸟啼清。" 这两句则是对环境氛围的描绘,细腻的蛩响和清脆的鸟鸣共同构建了一个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场景,为诗人的情感抒发提供了背景。

"淹泊知吾道,幽居见物情。"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选择和理解,以及在这种生活中对自然万物情感的洞察。

"唯应有邻叟,足雨问农耕。"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对于与世隔绝、远离尘嚣的愿望,同时也关注着农事,对于田园生活保持一种亲切和关怀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孤独,以及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万物情感的理解,是一篇意境深远、情感丰富的田园诗。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幽草二首(其一)

幽草堂轩秀,盆池遇雨添。

新晴雀哺子,永日燕穿帘。

世事休惊目,闲中且养恬。

黄公有美酒,时得醉厌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盐]韵

怨曲二首(其二)

祖席驻征桡,开帆复信潮。

隔筵桃叶泣,吹管杏花飘。

船去鸥飞阁,人归鹿上桥。

别离惆怅泪,江鹭宿红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故仆射司马文正公挽词四首(其一)

黼座方恭点,邦家付老臣。

颂歌民一口,形势国千钧。

富庶新田里,忠臣旧搢绅。

裴公恨不早,丘祷叹无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故仆射司马文正公挽词四首(其三)

经济心犹壮,清羸疾易伤。

那知两楹奠,遽失万夫望。

家有诗书积,坟无金玉藏。

谁知幅巾敛,曾佩上公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