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送云裳姨母之嘉定

怕说行期,乍领略、别离滋味。

况又是、江南三月,饯春天气。

两岸柔条和泪折,一襟幽怨凭谁洗。

向尊前、莫为唱阳关,添憔悴。游冶处,从头记。

多少恨,从今起。算花深栏曲,长相依倚。

如旧山眉窥绣槛,槛前人影今天际。

剩银钩、题壁字分明,空凝睇。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鉴赏

这首《满江红》是清代诗人袁绶为送别姨母前往嘉定而作,情感细腻,词意缠绵。

开篇“怕说行期”,点出离别的愁绪,紧接着“乍领略、别离滋味”,直抒胸臆,表达对离别的无奈与伤感。三月江南,正是春光烂漫之时,却也是离别之际,“江南三月,饯春天气”一句,将季节之美与离愁交织在一起,更增几分凄美。

“两岸柔条和泪折,一襟幽怨凭谁洗。”描绘了离别时的场景,河岸的柳条仿佛也因离别而垂泪,诗人的内心充满了无法排解的忧愁。“向尊前、莫为唱阳关,添憔悴。”劝慰对方不要在酒宴上唱起《阳关三叠》,以免更加增添离别的哀愁。

下片“游冶处,从头记。多少恨,从今起。”回忆过往的欢聚时光,预示着离别后将生出无尽的遗憾与思念。“算花深栏曲,长相依倚。”想象未来,即使身处异乡,也会像过去一样,寻找一处花深之处,寄托相思之情。“如旧山眉窥绣槛,槛前人影今天际。”以山眉窥视绣槛,暗示即便远隔千山万水,心中的牵挂依旧如影随形。“剩银钩、题壁字分明,空凝睇。”结尾处,诗人想象着自己在墙上留下字迹,却只能空自凝望,表达了深深的不舍与期待重逢的心情。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离别时的哀愁与思念,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渴望,是一首充满深情的送别之作。

收录诗词(148)

袁绶(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月底修箫谱.春夜乘月登仓山

渡溪桥,攀石蹬,寻月上岩顶。

万竹玲珑,摇碎冰轮影。

凭栏不尽低回,一亭如笠,算今夜、更筹须闰。

斗香茗。轻烟吹处成丝,风细袅三径。

回首红楼,隐隐一灯靓。

琼箫谱出新愁,梅花落遍,却半臂、嫩寒初劲。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风入松.送花玉五姑母归瓦梁

相依几夕数觥筹。沟水忽分流。

杨枝待折还延伫,凭轻帆、欲去还留。

惆怅石城桥畔,一年一送归舟。歌残金缕不胜愁。

无语注双眸。江南剩有欢场在,料隔江、梦也回头。

却怪莺声啼处,绿阴遮断红楼。

形式: 词牌: 风入松

八声甘州.秋日侍莲甫舅氏游摄山

认丹崖翠巘影钩连,别有洞中天。

恰秋空云净,斜阳一抹,红挂峰前。

楼阁玲珑不断,只合住飞仙。

何处晚钟起,敲破苍烟。

重倚松亭伫立,指水流花淡,泉喷珠圆。

忽怒涛风卷,暝色上松巅。

有冲寒、两三来雁,写新愁、欲下又回旋。

低回处、再来蜡屐,知是何年。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菩萨蛮.登最高峰

一峰秀起群峰小。东流如带山腰绕。日落数归船。

江村起暮烟。来时松下路。半被云迷住。

一笑问山灵。还离天几层。

形式: 词牌: 菩萨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