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书事(其二)

日上苍龙雪正消,太清宫殿转空寥。

案前宝鼎斟明水,仗外华灯烛庆宵。

关塞只传青海捷,佩环空散紫宸朝。

可怜方朔金门待,听得霓裳杂凤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黎民表的《燕京书事(其二)》描绘了冬日里京城的景象。首句“日上苍龙雪正消”以生动的意象描绘太阳升起,冰雪开始消融,暗示春天将至,龙的形象寓言皇城气象。次句“太清宫殿转空寥”则写出雪后宫殿的寂静与空旷,显得更加庄严肃穆。

第三句“案前宝鼎斟明水”细致入微地描绘了宫中日常,宝鼎盛着清澈的水,可能用于祭祀或朝会,体现了宫廷礼仪的庄重。第四句“仗外华灯烛庆宵”则转而描绘夜晚的繁华,华灯璀璨,庆祝佳节的气氛浓厚。

接下来两句“关塞只传青海捷,佩环空散紫宸朝”,通过边塞传来胜利的消息和宫中佩环声的消失,展现了国家的安宁与君主的威严。最后一句“可怜方朔金门待,听得霓裳杂凤箫”以方朔等待召见的典故,表达出诗人对宫廷生活的想象和向往,以及对音乐之声的欣赏,使得整首诗既有历史的厚重,又带有诗意的想象。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燕京的冬日风光和宫廷生活,展现出皇家气象的同时,也流露出诗人的情感寄托。

收录诗词(1594)

黎民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燕京书事(其三)

一夜瑶池集绛鸾,六花飞舞下云端。

兰台未许誇清冷,黄竹徒劳咏閟寒。

爽气萧森连玉树,晓光零乱拂铜盘。

谁能和得阳春曲,长奉君王万岁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燕京书事(其四)

西宫瑶草日芳菲,珍馆春深碧浪围。

朱字署成华露湿,紫泥封进鹤群飞。

履随虚步瞻依切,帘隔天颜笑语稀。

不见平津开阁待,经旬休沐始言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早秋

一见秋风心已惊,关河回望不胜情。

雾迷天上金茎影,月冷楼前玉笛声。

归兴总销尘土梦,閒愁空对短长檠。

杖藜更拟寻山去,何待他年学尚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丁戊山人还闽中诗(其一)

蚤从丹箓学神仙,脱悟真乘了内篇。

杖有百钱行自得,居惟一榻坐皆穿。

寻山但可如康乐,蹈海何须学鲁连。

临别揽衣空恋恋,几时谈笑复随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