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枯株

层崖垂空石壁牢,上有大木百丈高。

古荔全身裹铁甲,顽姜满腹铺金毛。

空根老蟒露拥肿,曲蘖怪?争呼嗥。

一朝壮士挥巨斧,无限随死蓬与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翻译

陡峭悬崖挂着坚固的石壁,上面有棵参天大树高达百丈。
古老的荔枝树全身包裹着铁一样的硬壳,顽强的姜藤满身布满金色的刺。
空中的老藤如同蟒蛇般粗大,弯曲的嫩芽和怪异的植物发出叫声。
一日,壮士挥舞巨斧砍下,无数枯枝败叶随之倒下。

注释

层崖:陡峭的悬崖。
垂空:向下悬挂。
石壁:岩石墙壁。
牢:坚固。
大木:大树。
百丈:一百丈高。
古荔:古老的荔枝树。
全身:整个身体。
裹:包覆。
铁甲:坚硬的外壳。
顽姜:顽强的姜藤。
铺:覆盖。
金毛:金色的刺。
空根:空中的老藤根。
老蟒:老蟒蛇。
露:露出。
拥肿:粗大且膨胀。
曲蘖:弯曲的嫩芽。
怪:奇异的。
呼嗥:发出叫声。
壮士:勇士。
挥:挥舞。
巨斧:大斧头。
随死:随着死亡。
蓬:杂草。
蒿:蒿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观的山林景象,充满了力量和生命力的张力。"层崖垂空石壁牢"一句刻画出层叠的悬崖和坚固的岩壁,给人以深邃雄伟之感。紧接着的是"上有大木百丈高",树木之巨大如同天柱,直冲云霄,展现了自然界的磅礴气势。

"古荔全身裹铁甲"和"顽姜满腹铺金毛"则形象地描绘了一种坚韧不拔、充满力量的生命状态。这里的“荔”可能指的是树木的老茎,而“顽姜”则是古代对某些植物的称呼,两者都被赋予了铁甲和金毛,象征着它们坚不可摧且光彩照人的特性。

"空根老蟒露拥肿"一句中的“蟒”可能指的是一种盘曲于地面的藤蔓之类的植物,它们在空旷的山谷中生长,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曲蘖怪?争呼嗥"则描写了一种难以名状的奇异生态,其中可能有各种昆虫或小动物在其中争斗,使得这一自然之景充满了生命力和动感。

最后两句"一朝壮士挥巨斧,无限随死蓬与蒿"则是诗人对这种自然界中强悍生命力的赞叹。壮士挥舞着巨大的斧头,去伐这些坚不可摧的枯木和杂草,这不仅是一种力量的展现,也象征着人与自然之间不断斗争与适应的关系。

整首诗通过对山林景象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一种对生命力和自然之美的深切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既要尊重其力量,又要展现自我克服挑战的勇气。

收录诗词(863)

文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字:与可
  • 号:笑笑居士
  •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 生卒年:1018~1079年

相关古诗词

兴元府园亭杂咏.山堂

何以山名堂,层石作崖巘。

余本岩穴士,每往不欲返。

公吏呈俗书,还来愧冠冕。

形式: 古风

兴元府园亭杂咏.北轩

天上之贵神,所居皆在北。

有轩正相望,慢恐取阴劾。

余常过则趋,不敢兹少息。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兴元府园亭杂咏.四照亭

峦岭附梁山,汀洲随汉水。

秋容上屏障,左右二百里。

此景谁能论,残霞独凭几。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兴元府园亭杂咏.垂萝径

长萝托高株,晻暧蔽烟雾。

垂蔓已百尺,更引欲何处。

愿少放馀条,恐伤君所附。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