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生菜

残风剩雨放春晴,久醉欲醒何由醒。

枕上扶头更解酲,五官六吏皆失宁。

满园莴苣间蔓青,火急掣铃呼庖丁。

细脍雨叶缕风茎,酢红姜紫银盐明,豆臡麻膏和使成。

食如辣玉兼甜冰,毛骨洒洒心泠泠。

形式: 古风

翻译

残冬余寒后的晴朗天气,久醉之人试图清醒却难以醒来。
枕头边轻抚头颅,更助于消除酒醉,五官六官都失去了安宁。
满园中莴苣与青菜茂盛,急忙摇铃唤厨师。
细切雨季蔬菜如丝如缕,拌以醋、红姜、紫色盐晶,再加入豆酱和花椒油。
食物辛辣如玉且带有甘甜,吃下后让人浑身舒畅,心情清凉。

注释

残风剩雨:残留的寒风和雨水。
放春晴:放晴的春天。
久醉:长时间沉醉。
何由醒:如何能清醒。
五官六吏:指人体的感官和官职系统。
皆失宁:全都失去平静。
莴苣:一种蔬菜。
蔓青:蔓生的青菜。
掣铃:摇铃召唤。
庖丁:厨师。
脍:切细。
银盐:银色的盐。
豆臡:豆酱。
麻膏:花椒油。
辣玉:辛辣如玉。
甜冰:甘甜如冰。
毛骨洒洒:浑身舒爽。
心泠泠:心情清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春日宴饮后的情景,诗人似乎还沉浸在醉意之中,难以清醒过来。"残风剩雨放春晴,久醉欲醒何由醒"几句勾勒出一个悠闲自得的酒后状态,而"枕上扶头更解酲,五官六吏皆失宁"则透露出一丝懒散与疲惫。

诗中随后的几句"满园莴苣间蔓青,火急掣铃呼庖丁。细脍雨叶缕风茎,酢红姜紫银盛明"描述了菜肴的准备过程,其中“莴苣”是指生菜,“火急掣铃呼庖丁”则显示出厨师在烹饪时的急促声响,而“细脍雨叶缕风茎,酢红姜紫银盏明”则形象地描绘了切割蔬菜和调味品的过程。

最后两句"豆臡麻膏和使成。食如辣玉兼甜冰,毛骨洒洒心泠泠"表达了对佳肴的享受,"豆臡麻膏和使成"可能是指将豆制品与芝麻酱混合而成的一种调味料,而"食如辣玉兼甜冰,毛骨洒洒心泠泠"则形容这道菜肴的风味,既有辣味又带着甜意,令人感到清爽且心情舒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宴饮后菜肴烹饪过程和味觉享受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宋代文人对生活美好的一种感悟和追求。

收录诗词(1200)

白玉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 字:如晦
  • 号:琼琯
  • 籍贯:南宋时
  • 生卒年:1134~1229

相关古诗词

冥鸿辞

夜来乌鹊栖寒枫,苍天万里烟霞浓。

海神汹涌翻怒涛,风伯鼓舞吹冥鸿。

霜翰不入矰缴内,星眼直射烟霄中。

下嗤鸟雀恋篱落,俯视鹭鸥偎芦丛。

云间矫首已万里,天外鼓翅期四通。

铁爪裂破帝乙网,银觜笑折由基弓。

知音鲲鹏击溟渤,娇騃鹦鹉遭牢笼。

数行纵横洒天面,一声嘹唳悲秋容。

来时踪迹度衡湘,昔者音信通镐丰。

岂念稻粱在一粒,如彼仕宦迷千钟。

横飞直捎林壑表,自是挺出风烟雄。

易水荆轲业已北,大滓苏武势须东。

好同鹰鹯弹燕雀,满地萍芜毛血红。

形式: 古风

酌月亭

夜深花前月落酒,花前举酒月在手。

一杯咽下月一团,并把青天都吸了。

酒沃诗肠犹醺醺,月乃渺渺深入云。

从知我醉认不真,所咽只是兔魄蟾蜍精。

天又领月杯中走,月还把天杯中搅。

临风酌尽我欲眠,一声鸡唱千山晓。

形式: 古风

清夜辞(其七)

南山兮北陇,相对兮碧崔嵬。

青松兮白石,暮烟兮猿哀。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清夜辞(其六)

橙黄兮橘绿,湛雾飞兮夜月寒。

幽人兮夜坐,顾影兮自怜。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