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南山兮北陇,相对兮碧崔嵬。
青松兮白石,暮烟兮猿哀。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南山与北陇对峙的自然景象,通过鲜明的对比展现了壮丽的山川之美。"碧崔嵬"形容山势的雄伟险峻,而"青松兮白石"则表现了山中静谧清幽的一面。"暮烟兮猿哀"中,暮色中的轻烟与远处传来的猿啼声相结合,营造出一派淡远的情调。
诗人通过这般景物的描写,实际上是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或许是在夜深人静之时,对着这样的自然风光,有所感悟或思索。然而,由于原文信息有限,我们无法得知诗人具体想要传达的情感或主题。
不详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橙黄兮橘绿,湛雾飞兮夜月寒。
幽人兮夜坐,顾影兮自怜。
清都兮绛阙,五云深兮冥冥。
玉楼高兮珠殿寒,漠漠兮无声。
风起兮霜下,池塘冰兮井水寒。
望清都兮鹤未还,明月兮空山。
微云兮淡月,万籁静兮猿啼。
梅花兮无人言,夜气清兮露凄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