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崔侍御赴京

绿槐荫长路,骏马垂青丝。

柱史谒承明,翩翩将有期。

千官大朝日,奏事临赤墀。

肃肃仪仗里,风生鹰隼姿。

一从登甲科,三拜皆宪司。

按俗又如此,为郎何太迟。

送君暮春月,花落城南陲。

惜别醉芳草,前山劳梦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绿槐树下遮蔽了长长的路,骏马垂挂着青色的鬃毛。
史官前往承明殿,举止轻盈似乎未来可期。
在朝廷大典之日,官员们在红色台阶前上奏事务。
在庄重的仪仗队中,鹰和隼的姿态仿佛生出风的感觉。
自从考中进士后,三次拜官都成为宪司成员。
按照常规晋升如此迅速,做郎官为何如此迟缓。
在暮春的月光下为你送行,城南边花瓣飘落。
依依惜别,我醉倒在芳草间,前山的景色常入梦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朋友即将启程赴京的场景,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物行动的细腻描写,表达了送别之情。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繁华朝廷与个人离别交织的情境画卷。

首句“绿槐荫长路”即设定了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接下来的“骏马垂青丝”则展现了人物的豪迈气质和对远行的准备。紧接着,“柱史谒承明,翩翩将有期”透露了赴京之行是为了仕途,而“千官大朝日,奏事临赤墀”则描绘了一场盛大的朝堂之景,显示出朝廷的繁华与权力。

随后的“肃肃仪仗里,风生鹰隼姿”更添一份庄严肃穆之感,而“一从登甲科,三拜皆宪司”则表明了送别之人在仕途上的成功和地位。诗人通过“按俗又如此, 为郎何太迟”这句话,流露出对朋友离去的不舍和担忧。

最后,“送君暮春月,花落城南陲。惜别醉芳草,前山劳梦思”则是对离别之情的一种抒发,月光、花落、芳草构成了一个美丽而又带有淡淡哀愁的画面。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送别时的复杂情感,以及对朋友未来之路的祝福和期许。

收录诗词(125)

李颀(唐)

成就

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经历

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

  • 籍贯: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
  • 生卒年:690-751

相关古诗词

送康洽入京进乐府歌

识子十年何不遇,只爱欢游两京路。

朝吟左氏娇女篇,夜诵相如美人赋。

长安春物旧相宜,小苑蒲萄花满枝。

柳色偏浓九华殿,莺声醉杀五陵儿。

曳裾此日从何所,中贵由来尽相许。

白裌春衫仙吏赠,乌皮隐几台郎与。

新诗乐府唱堪愁,御妓应传鳷鹊楼。

西上虽因长公主,终须一见曲陵侯。

形式: 古风

送綦毋三谒房给事

夫子大名下,家无钟石储。

惜哉湖海上,曾校蓬莱书。

外物非本意,此生空澹如。

所思但乘兴,远适唯单车。

高道时坎坷,故交愿吹嘘。

徒言青琐闼,不爱承明庐。

百里人户满,片言争讼疏。

手持莲花经,目送飞鸟馀。

晚景南路别,炎云中伏初。

此行傥不遂,归食芦洲鱼。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送裴腾

养德为众许,森然此丈夫。

放情白云外,爽气连虬须。

衡镜合知子,公心谁谓无。

还令不得意,单马遂长驱。

桑野蚕忙时,怜君久踟蹰。

新晴荷卷叶,孟夏雉将雏。

令弟为县尹,高城汾水隅。

相将簿领闲,倚望恒峰孤。

香露团百草,紫梨分万株。

归来授衣假,莫使故园芜。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夏宴张兵曹东堂

重林华屋堪避暑,况乃烹鲜会佳客。

主人三十朝大夫,满座森然见矛戟。

北窗卧簟连心花,竹里蝉鸣西日斜。

羽扇摇风却珠汗,玉盆贮水割甘瓜。

云峰峨峨自冰雪,坐对芳樽不知热。

醉来但挂葛巾眠,莫道明朝有离别。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