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小憩山寺时所见的自然美景与内心感受。首句“霏霏烟雨促寒旌”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烟雨蒙蒙、寒气逼人的景象,为整幅画面定下基调。接着,“野寺柴关暂息征”一句,既点明了地点——山中寺庙,也暗示了诗人旅途劳顿,寻求片刻安宁的心境。
“石洞坐苔僧补衲,沧浪伫马客湔缨”两句,通过僧人补衲和旅人洗缨的场景,展现了寺庙内外的宁静生活与旅人的暂时休憩,营造了一种和谐共生的氛围。而“㳙㳙瀑布分空翠,寂寂归鸿唳晚晴”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与自然界的生机,瀑布的流水声与归鸿的叫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动中有静的画面。
最后,“更上高原回首望,痴云宿雾两山平”表达了诗人站在高处回望时的感慨,云雾散去,两山呈现平阔之景,象征着心灵的开阔与解脱。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内心的宁静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