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尾吟(其三十五)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乐事时。

慷慨丈夫无后悔,分明男子有前知。

在寻常时观执守,当仓卒处看施为。

善事没身而已矣,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欧阳修并非只爱写诗,写诗对他而言是一种快乐的时刻。
豪爽的男子从不后悔,明理的男子能预知未来。
在平常时候看他坚守原则,危急关头看他如何行动。
做好事直到生命的尽头,这才是欧阳修写诗的真意,并非仅仅爱好吟咏。

注释

尧夫:指欧阳修,北宋文学家。
吟诗:作诗、写诗。
乐事:快乐的事情,此处指写诗。
慷慨丈夫:豪爽的男子。
后悔:因做某事而感到懊悔。
分明:清楚明白。
前知:预见未来。
寻常时:平时,平常日子。
执守:坚守原则。
仓卒:紧急,匆忙。
施为:行为,行动。
善事:好事,善举。
没身:终身,到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首尾吟》第三十五首,主要体现了诗人邵雍对于诗歌的态度和他的人生哲学。首句“尧夫非是爱吟诗”表明诗人并不是单纯为了吟诗而吟诗,诗对他而言是一种表达情感和思考的媒介。接下来的“诗是尧夫乐事时”强调诗是他在快乐时刻的自然流露,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诗意生活的追求。

诗中“慷慨丈夫无后悔,分明男子有前知”两句,展现出诗人的人生态度,即作为一个大丈夫,他行事果断,不轻易后悔,并且具有预见未来的能力。这体现了他的自信和智慧。

“在寻常时观执守,当仓卒处看施为”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价值观,他认为在日常生活中观察一个人的坚守原则,在危急关头则能看出其行为表现,这是评价一个人的重要标准。

最后,“善事没身而已矣,尧夫非是爱吟诗”总结全诗,诗人认为做好事才是人生的根本,吟诗只是他生活中的一个爱好,而非全部。这表达了诗人对道德修养和实践的重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吟诗这一主题,展现了诗人邵雍的品格、智慧以及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首尾吟(其一一五)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凭式时。

乱法奈何非独古,措刑安得见于兹。

当时既有少正卯,今日宁无孔仲尼。

时世不同人一也,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首尾吟(其七十五)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赞易时。

八卦小成皆有主,三才大备略无遗。

阴阳消长既未已,动静吉凶那不知。

为见至神功效远,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首尾吟(其二十四)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语道时。

天听虽高只些子,人情相去没多儿。

无声无臭尽休也,不忮不求还得之。

虽有丹青亦难状,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首尾吟(其十四)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默识时。

初有意时如父子,到无情处类蛮夷。

眼前成败尚不见,天下安危那得知。

始信知人是难事,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