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赴宴口占

赐饮初逢禊节佳,昆池新涨碧无涯。

九门寒食多游骑,三月春阴正养花。

共喜流觞修故事,自怜双鬓惜年华。

凤城残照归鞍晚,禁籞无风柳自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初次相遇在美好的上巳节,昆明池水新涨满碧波无边。
寒食节时长安城门多游人骑马,三月春阴时节正好适合赏花。
一同欢喜遵循古例举行流觞之宴,感叹双鬓斑白岁月匆匆。
夕阳下归来的马鞍显得孤单,宫苑内静寂无声,只有柳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注释

赐饮:节日赐予的酒宴。
禊节:古代传统节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戏以驱邪避疫。
昆池:昆明池,古代皇家园林。
新涨:新来的上涨的水。
九门:指长安城的九个城门。
寒食:清明前一两天,古人禁火纪念介子推。
游骑:出游的骑兵。
春阴:春天阴天。
养花:适宜花朵生长。
流觞:古代一种游戏,将酒杯放入流水,随水漂流,停在谁面前就饮酒。
修故事:遵循旧有的习俗。
双鬓:两鬓,指头发。
惜年华:感慨时光流逝。
凤城:对长安的美称。
残照:傍晚的阳光。
归鞍:归来的马鞍。
禁籞:皇宫的代称。
无风:没有风。
柳自斜:柳树自然地随风倾斜。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三日赴宴口占》,描绘了诗人参加宴会时的情景和感受。首句“赐饮初逢禊节佳”点明了诗人是在春季的上巳节(古代的一种节日,人们会在水边洗濯以祈福消灾)接受宴请,气氛美好。次句“昆池新涨碧无涯”则描绘了昆明池(古代皇家园林中的湖泊)春水盈盈,景色宜人的画面。

“九门寒食多游骑”写出了寒食节时京城的热闹景象,游人如织。接着,“三月春阴正养花”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气息,暗示着百花盛开的季节。诗人与众人一同欢庆传统,饮酒作乐,“共喜流觞修故事”,流觞曲水,延续着古老的习俗。

然而,诗人也感叹时光易逝,“自怜双鬓惜年华”,表达了对青春岁月的珍惜。最后两句“凤城残照归鞍晚,禁籞无风柳自斜”描绘了夕阳西下,归程中的景象,禁苑内的柳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显得宁静而落寞,寓示着诗人即将结束这愉快的一天。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参与节日活动的同时,对于人生短暂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收录诗词(1170)

欧阳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字:永叔
  • 号:醉翁
  •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 生卒年:1007-1072

相关古诗词

下牢津

依依下牢口,古戍郁嵯峨。

入峡江渐曲,转滩山更多。

白沙飞白鸟,青障合青萝。

迁客初经此,愁词作楚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下直

宫柳街槐绿未齐,春阴不解宿云低。

轻寒漠漠侵驼褐,小雨班班作燕泥。

报国无功嗟已老,归田有约一何稽。

终当自驾柴车去,独结茅庐颍水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与谢三学士唱和八首.和游午桥庄

晓坛初毕祀,弭盖共寻幽。

鸟哢林中出,泉声冰下流。

攀条惊雪尽,翻袂爱风柔。

好驻城南马,春桑遍陌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与谢三学士唱和八首.昨日偶陪后骑同适近郊谨成七言四韵兼呈圣俞

堤柳才黄已落梅,寻芳弭盖共徘徊。

桑城日暖蚕催浴,麦垄风和雉应媒。

别浦人嬉遗翠羽,弋林春废锁歌台。

归鞍暮逼宫街鼓,府吏应惊便面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