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桂三首(其二)

霜雪压多虽不死,荆榛长疾欲相埋。

长忧落在樵人手,卖作苏州一束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佳]韵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深沉忧虑和同情心怀的诗句。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对于社会现实的感慨。"霜雪压多虽不死,荆榛长疾欲相埋"两句,用鲜明的比喻形象,展示了一种即将被毁灭但尚未完全消亡的景况。这可以理解为诗人对那些在困境中挣扎、但仍存希望的人或事物的一种同情和感慨。

接着,"长忧落在樵人手"一句,直接点出了这种自然界的不幸是由人类的苦难所转化而来的。这里的"长忧"指的是长期的忧虑和悲伤,而这些忧虑并不是自然界本身的,而是被迫承载于樵夫(即林中砍柴的人)的手中。这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于底层人民生活困境的同情。

最后,"卖作苏州一束柴"则更加深化了这种社会现实的悲凉。这里的"一束柴"在物质上可能价值不高,但它代表的是樵夫辛勤劳动的成果,同时也象征着他们艰难维持生计的现状。将这样的情景设定在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增添了一种对比之美,让人感受到诗中蕴含的深刻社会批判。

整体而言,这几句诗通过对自然与人类苦难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深邃情怀和敏锐的社会洞察力。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东城桂三首(其三)

遥知天上桂花孤,试问嫦娥更要无。

月宫幸有闲田地,何不中央种两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东城晚归

一条邛杖悬龟榼,双角吴童控马衔。

晚入东城谁识我,短靴低帽白蕉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咸]韵

东楼招客夜饮

莫辞数数醉东楼,除醉无因破得愁。

唯有绿樽红烛下,暂时不似在忠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东楼醉

天涯深峡无人地,岁暮穷阴欲夜天。

不向东楼时一醉,如何拟过二三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