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古诗十首(其五)

窈窕双鬟女,容德俱如玉。

昼居不踰阈,夜行常秉烛。

气如含露兰,心如贯霜竹。

宜当备嫔御,胡为守幽独。

无媒不得选,年忽过三六。

岁暮望汉宫,谁在黄金屋。

邯郸进倡女,能唱黄花曲。

一曲称君心,恩荣连九族。

形式: 古风

翻译

美丽年轻的女子,容貌品行都如同美玉。
白天不出门,晚上出行也常常手持烛火。
气质像含露的兰花,心灵犹如经霜的翠竹。
本应被选入宫廷,却为何独自幽居。
没有媒妁之言不能入选,年纪忽然过了三十六。
年末遥望汉宫,谁在那黄金屋里。
邯郸来的歌女,能唱动人的黄花曲。
一曲歌唱得君王心满意足,恩宠惠及全家上下。

注释

窈窕:形容女子文静而美好。
双鬟:古代少女的发髻样式,代指少女。
昼居不踰阈:白天在家也不出门,阈,门槛。
夜行常秉烛:晚上出行总是拿着蜡烛,表示生活谨慎。
嫔御:古代嫔妃和宫女的总称。
胡为:为什么。
年忽过三六:年龄忽然超过三十六岁,古代女子结婚较早,三十六已属高龄未婚。
汉宫:这里借指皇宫。
黄金屋:古代对帝王宫殿的美称。
邯郸:地名,今河北邯郸,古代盛产美女和歌手。
倡女:歌女,艺人。
黄花曲:歌曲名,可能指当时流行曲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窈窕双鬟的女子,她不仅外貌如玉,且德行兼备。白日里她不出家门,夜晚则手持蜡烛行走,给人一种庄重而又神秘的感觉。她的气质如同含露的兰花,心性则像经霜后的竹子一样纯净。

诗中的女子,宜当被选为皇帝的嫔御,却独自守着幽深的处所。这位女子若无媒介,难以被发现和选拔入宫。岁月匆匆,她已经年过三六,但在岁暮时分,她仍然眺望着遥远的汉宫,想知道谁能住在那金碧辉煌的宫殿中。

最后,诗人提到邯郸有一位倡女,她能够演唱《黄花曲》。这首曲子触动了君心,使得倡女及其家族荣华九族。这段落展示了音乐的力量,以及艺术如何能使人获得尊贵和荣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女子的描写,表达了对女性美德的赞赏,同时也反映出古代社会中女性地位和婚姻观念。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深沉,是一篇颇具情趣和哲理的佳作。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续古诗十首(其六)

栖栖远方士,读书三十年。

业成无知己,徒步来入关。

长安多王侯,英俊竞攀援。

幸随众宾末,得厕门馆间。

东閤有旨酒,中堂有管弦。

何为向隅客,对此不开颜。

富贵无是非,主人终日欢。

贫贱多悔尤,客子中夜叹。

归去复归去,故乡贫亦安。

形式: 古风

续古诗十首(其七)

凉风飘嘉树,日夜减芳华。

下有感秋妇,攀条苦悲嗟。

我本幽闲女,结发事豪家。

豪家多婢仆,门内颇骄奢。

良人近封侯,出入鸣玉珂。

自从富贵来,恩薄谗言多。

冢妇独守礼,群妾互奇邪。

但信言有玷,不察心无瑕。

容光未销歇,欢爱忽蹉跎。

何意掌上玉,化为眼中砂。

盈盈一尺水,浩浩千丈河。

勿言小大异,随分有风波。

闺房犹复尔,邦国当如何。

形式: 古风

续古诗十首(其八)

心亦无所迫,身亦无所拘。

何为肠中气,郁郁不得舒。

不舒良有以,同心久离居。

五年不见面,三年不得书。

念此令人老,抱膝坐长吁。

岂无盈尊酒,非君谁与娱。

形式: 古风

续古诗十首(其九)

揽衣出门行,游观绕林渠。

澹澹春水暖,东风生绿蒲。

上有和鸣雁,下有掉尾鱼。

飞沈一何乐,鳞羽各有徒。

而我方独处,不与之子俱。

顾彼自伤己,禽鱼之不如。

出游欲遣忧,孰知忧有馀。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