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刘正夫见寄(其一)

揽辔澄清慕古人,观风问俗按行频。

振荒已视饥由己,畜水犹思利及民。

美意共推君体国,高怀还喜我抽身。

名章下逮情何厚,和气薰然暖似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我向往着古人的清廉,常常考察民风民俗。
在赈济灾荒时,我深知责任重大,要亲自解决饥饿问题,储水也要想到惠及百姓。
你的高尚情怀,如同爱护国家一般,让我感到欣慰,因为我能退出,让你施展才华。
你的名声广被,对我情谊深厚,你的友善气息如春风般温暖。

注释

揽辔:驾车出行,表示考察。
澄清:清廉公正。
古人:古代贤明的官员。
观风问俗:考察民情风俗。
振荒:救济灾荒。
饥由己:饥饿问题由自己负责解决。
畜水:储存水源。
利及民:使百姓受益。
美意:美好的心意。
君体国:你为国家尽心尽力。
高怀:高尚的情怀。
抽身:退出,让位给他人。
名章:名声。
下逮:遍及。
情何厚:情谊深厚。
和气:友善的气息。
暖似春:如春天般温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离任前对百姓的关怀备至。"揽辔澄清慕古人"表明诗人驾车前往乡村,心中怀念古代圣贤之德。"观风问俗按行频"则显示了诗人巡视乡间,对民俗风情进行细致的了解和询问。

"振荒已视饥由己"意味着诗人对于开垦耕种,解决百姓饥饿问题有着深刻的认识和责任感。"畜水犹思利及民"则表达了诗人对蓄水造福,思虑如何为民众带来实惠的关怀。

"美意共推君体国"一句中,“美意”指的是美好的愿望与心意,“共推”意味着共同推崇和赞扬,而“君体国”则是对国家的关注和爱护。整句话表达了诗人与他人的共同理念,希望通过美好的愿景来维护国家的福祉。

"高怀还喜我抽身"一句中,“高怀”指的是高尚的情操和抱负,而“还喜我抽身”则表明诗人在完成了对百姓的关心后,能够以高洁的心性退出公共职务,保持个人清白。

"名章下逮情何厚"一句中,“名章”可能指的是某种著名的文书或法规,而“下逮”则意味着广泛地传播和执行。整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名章中的教诲深入人心,情感交流之深厚。

最后,“和气薰然暖似春"一句中,“和气”指的是和谐温暖的氛围,而“薰然”则形容一种温煦而不烈的感觉。整句话描绘了一种如同春日般温暖舒适的场景,体现了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带给百姓安宁与幸福的愿望。

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仁爱之心和为民请命的政治理想。

收录诗词(1146)

吴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 字:明可
  • 号:湖山居士
  • 生卒年:1104—1183

相关古诗词

和朱文卿见赠

簿书终日叹徒劳,俄喜相看有故交。

抱道尚稽怀印绶,安贫还不厌衡茅。

草庐谁识真龙卧,阿阁行看彩凤巢。

归去不妨深闭户,静听修竹晚风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肴]韵

和朱文卿春雪韵

春来何事尚凝严,一夜空庭霰雪兼。

坐久罗衣惊顿薄,更阑杯酒觉频添。

旋消疏滴檐间雨,更看平堆地上盐。

谁道东风回暖律,韬霞掩日不容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和朱文卿落解后书怀

先生英气欲横秋,唾手功名岂待求。

共指层霄看展翼,谁知平地亦沉舟。

箦中宰相宁嫌辱,胯下将军未足羞。

有志会须腾踏去,莫将富贵羡王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和朱世同见寄

门外青山玉作堆,山前一水更萦回。

归来虽喜风烟好,老去还惊岁月催。

不见故人增寂寞,尚怀往日共徘徊。

何时轩盖重相过,伴我花前醉百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