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竹径

旧竹长新叶,枯叶下纷纷。

疏雨逗秋气,凉风生片云。

扫同乾土聚,烧任湿烟熏。

长夏艰薪火,聊兹用力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扫竹径时的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充满了清幽与宁静的氛围。

首句“旧竹长新叶”,以“旧竹”与“新叶”的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循环。竹子虽老,却能不断生长出新叶,象征着生命力的顽强与不息。

“枯叶下纷纷”则描绘了竹径上落叶飘零的景象,既有季节更迭的意味,也暗示着自然界的生生不息。枯叶的凋落与新叶的生长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自然界中生命循环的规律。

“疏雨逗秋气,凉风生片云”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的景象。疏落的雨水似乎在逗引着秋天的气息,而凉爽的风吹来,带来了片片云朵。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景色,也通过“逗”和“生”这两个动词,赋予了自然景象以动态感,使画面更加生动。

“扫同乾土聚,烧任湿烟熏”则转而描写清扫竹径的过程。扫地时,尘土如同干燥的泥土聚集起来,而烧火时,则让湿气产生的烟雾弥漫。这两句既是对劳动场景的描述,也暗含了对生活琐事的感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

“长夏艰薪火,聊兹用力勤”最后两句,点明了夏日劳作的艰辛,以及通过勤劳努力来度过难关的主题。夏日炎炎,砍柴取火不易,但人们依然勤奋劳作,表达了对生活的坚韧与乐观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与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生活的深刻体悟,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收录诗词(3)

过迪(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蒋拙存

江东遗老叹凋零,又见华阳堕晓星。

剩有银钩千万本,堪齐石鼓十三经。

白头供奉非蕉梦,黄卷携将付鲤庭。

太息虚舟木已拱,不留知己为君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吴门归舟遇雪

漠漠彤云闭馆娃,绿尊红烛恼筝琶。

五更风急金鸡汎,破晓披蓑看玉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雨中过倪云林墓

松楸尝在望,一岁几经过。

烟水浮家日,风尘奈尔何。

远山余淡墨,疏雨起微波。

片石孤烟没,渔樵向晚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秋晚过秦园适值公宴避之遂登酒楼独酌醉后作

习家池上最风流,却道山公醉未休。

残柳影斜还系马,折荷声乱不惊鸥。

且同太白三人饮,更上元龙百尺楼。

借问泉边明月下,有谁独跨九龙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