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过倪云林墓

松楸尝在望,一岁几经过。

烟水浮家日,风尘奈尔何。

远山余淡墨,疏雨起微波。

片石孤烟没,渔樵向晚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雨中探访倪云林墓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首句“松楸尝在望”,点明了墓地周围植有松树和楸树,这些树木常被用来象征逝者,表达对逝者的怀念之情。接着,“一岁几经过”则透露出诗人对倪云林墓的频繁探访,表达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敬仰与追思。

“烟水浮家日,风尘奈尔何”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前一句描绘了宁静祥和的水边生活景象,后一句则以“风尘”比喻世事的纷扰,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

“远山余淡墨,疏雨起微波”描绘了一幅雨后山水图,远山在淡淡的墨色中显得格外静谧,细雨过后,水面泛起细微的波纹,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

“片石孤烟没,渔樵向晚歌”则是对墓地环境的进一步描绘,片石孤零零地立在墓旁,远处的渔夫和樵夫在傍晚时分唱起了歌谣,这一幕既增添了墓地的生机,也赋予了画面以情感的深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文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世界的反思。

收录诗词(3)

过炳耀(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晚过秦园适值公宴避之遂登酒楼独酌醉后作

习家池上最风流,却道山公醉未休。

残柳影斜还系马,折荷声乱不惊鸥。

且同太白三人饮,更上元龙百尺楼。

借问泉边明月下,有谁独跨九龙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南禅遇南楚老僧似有道者因赠以诗二首(其一)

梦醒长松下,飘然倚一竿。

佛心原是月,仙骨不知寒。

流水空传钵,闲云暂挂单。

萍踪聚还散,永夕话蒲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南禅遇南楚老僧似有道者因赠以诗二首(其二)

梦醒长松下,到来清我心。

春光当面过,鸟语此林深。

遂隔人间世,时听空外音。

羲皇去不远,上下与相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管社山雪后

湖上梅花尽放时,湖山万叠玉参差。

紫渊白鹿闲何处,游遍苍崖借我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