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夏台知县李尚贤殿直见赠

咫尺县前山,阳城旧掩关。

两衙公务静,三载使星闲。

雪入司房暗,苔侵界石斑。

曾为攀桂客,多谢访林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近在咫尺的县前山,阳城古道曾经关闭着关隘。
衙门内外事务宁静,三年来使臣职位清闲无事。
雪花飘进官署变得昏暗,青苔侵蚀界石留下斑驳痕迹。
我曾是那追求功名的人,非常感谢你来访这隐秘的林间。

注释

咫尺:形容距离很近。
阳城:地名,古代县名。
掩关:关闭城门或关隘。
两衙:指县衙和州衙。
公务:公事。
使星:古代称地方长官为使星。
司房:官署,衙门。
暗:昏暗。
界石:分界的石头,常用于标识道路。
斑:斑驳,颜色不均。
攀桂客:比喻追求科举功名的人,因科举考试中状元又称折桂。
访:拜访,探访。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野所作的《和夏台知县李尚贤殿直见赠》。诗中,诗人以县前山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闲适的画面。"咫尺县前山,阳城旧掩关",近在咫尺的山峦,阳城古城紧闭其门,显示出一种静谧与历史的沉淀。接下来的"两衙公务静,三载使星闲",描述了知县衙门内事务清闲,官员们任期长久,仿佛时间在这里变得缓慢。

"雪入司房暗,苔侵界石斑",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静,积雪覆盖的官署显得昏暗,界石上的青苔斑驳,增添了岁月的痕迹。最后两句"曾为攀桂客,多谢访林间",诗人自谦为追求功名的人,对李尚贤的来访表示感谢,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环境的喜爱。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怀,展现了官场的宁静生活以及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395)

魏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求仕进,自筑草堂,弹琴赋诗其中。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帝祀汾阴,与表兄李渎同被举荐,上表以病辞,诏州县常加存抚。与王旦、寇准友善,常往来酬唱。为诗精苦,有唐人风格,多警策句。有《东观集》、《草堂集》

  • 字:仲先
  • 号:草堂居士
  • 籍贯:陕州陕县
  • 生卒年:960—1020

相关古诗词

和寇寺丞夏日游丽春园

丽春园甲召公城,池想游鱼恨至清。

一簇楼台如画出,数群鸥鹭似家生。

芰荷香里垂纶坐,杨柳阴中把卷行。

不领管弦唯静憩,相门年少有高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和酬入内赵供奉见赠

出入宫闱侍从官,再过林下信温颜。

朝天驻足因临水,驰驲回头入望山。

捧诏正当趋桂殿,寄诗那忽到松关。

老来诗思尤枯竭,莫怪阳春不旋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和酬孙大谏见访之什

冬日开门忽似春,温颜和气接如亲。

贵能尚故寻村叟,醉误犹呼作舍人。

茜旆空林行藓上,椹袍拂石坐溪滨。

仍留雅咏酬虽晚,每看长先整角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和酬何泳推官见赠

杜牧科名李贺曹,初官花幕莫辞劳。

年颜不似诗情老,公器还如酒户高。

我称卧游蓝碧嶂,君宜立近赭黄袍。

雅章酬晚惭慵拙,吟社何人与破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