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常生

西村常氏子,卧疾不须臾。

前旬犹访我,今日忽云殂。

时我病多暇,与之同野居。

园林青蔼蔼,相去数里馀。

村邻无好客,所遇唯农夫。

之子何如者,往还犹胜无。

于今亦已矣,可为一长吁。

形式: 古风

翻译

西部村庄有个姓常的孩子,生病没多久。
前几天还来看望我,今天突然就去世了。
那时我因病有很多空闲,和他一起在乡间居住。
园林绿意浓浓,我们相隔只有几里路。
乡村邻居没有知己好友,遇到的只是农夫。
这个人怎么样呢,交往起来总比没有好。
现在他也离世了,只能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

注释

西村:指西部的一个村庄。
常氏子:姓常的孩子。
卧疾:生病卧床。
须臾:时间短,此处指不久。
前旬:前十天。
访我:来看望我。
云殂:去世的委婉说法。
病多暇:因病而有很多闲暇时间。
野居:在乡村居住。
青蔼蔼:形容草木茂盛,绿色浓郁。
相去:相距。
数里馀:几里路。
村邻:乡村的邻居。
好客:指友善的、乐于交往的人。
农夫:农民。
之子:这个人。
何如者:怎么样,如何。
往还:来往,交往。
犹胜无:仍然比没有要好。
于今:到现在。
亦已矣:也已经结束了。
一长吁:一声长长的叹息,表示哀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泊宁静的田园生活,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生命无常的感慨。开篇即点出西村常氏之子不幸早逝,时间流转,前一刻还相聚,转瞬便已永诀。这一切都让诗人感受到时光易逝,生命脆弱。

在病中多余的时间里,诗人与常氏之子同住于田园,共同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园林间绿意盎然,相隔不远,只是村落中的邻居并无高谈,只有农夫们偶尔相遇。这一切都让诗人的心中涌起对往昔时光的怀念。

最后一句“于今亦已矣,可为一长吁”,诗人感慨万千,发出深长的一叹。这里,“可为一长吁”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和友情的无尽留恋,以及对生命易逝的无奈与悲哀。这不仅是对常氏之子早逝的悼念,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叹鲁二首(其一)

季桓心岂忠,其富过周公。

阳货道岂正,其权执国命。

由来富与权,不系才与贤。

所托得其地,虽愚亦获安。

彘肥因粪壤,鼠稳依社坛。

虫兽尚如是,岂谓无因缘。

形式: 古风

叹鲁二首(其二)

展禽胡为者,直道竟三黜。

颜子何如人,屡空聊过日。

皆怀王佐道,不践陪臣秩。

自古无奈何,命为时所屈。

有如草木分,天各与其一。

荔枝非名花,牡丹无甘实。

形式: 古风

对火玩雪

平生所心爱,爱火兼怜雪。

火是腊天春,雪为阴夜月。

鹅毛纷正堕,兽炭敲初折。

盈尺白盐寒,满炉红玉热。

稍宜杯酌动,渐引笙歌发。

但识欢来由,不知醉时节。

银盘堆柳絮,罗袖抟琼屑。

共愁明日销,便作经年别。

形式: 古风

对酒

人生一百岁,通计三万日。

何况百岁人,人间百无一。

贤愚共零落,贵贱同埋没。

东岱前后魂,北邙新旧骨。

复闻药误者,为爱延年术。

又有忧死者,为贪政事笔。

药误不得老,忧死非因疾。

谁言人最灵,知得不知失。

何如会亲友,饮此杯中物。

能沃烦虑消,能陶真性出。

所以刘阮辈,终年醉兀兀。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