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愁二首(其一)

久客宜旋旆,兴王未息戈。

蜀星阴见少,江雨夜闻多。

百万传深入,寰区望匪它。

司徒下燕赵,收取旧山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长久在外的人应该返回故乡,复兴国家的大业还未停息战事。
在蜀地,星星因阴云而少见,夜晚的江面雨声频繁传来。
大军深入敌境,全国的期望都聚焦于此。
司徒(官职名)将要从燕赵之地出发,收复失地,重振江山。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深情和历史感的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关切以及个人的游子之愁。开篇“久客宜旋旆”,诗人自称久居异乡,心中渴望回归故土,但战争尚未停息,社会动荡不安。接着,“兴王未息戈”进一步强调了这种不安定的局势,国之大事如同悬挂在剑锋上,未见安宁。

“蜀星阴见少”描绘了一种凄清的夜色,仅有寥寥几颗星辰可以窥见,似乎也预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沉郁。而“江雨夜闻多”则是通过对环境声音的捕捉,展现了诗人的忧虑之情。雨声如同无尽的哀伤,伴随着夜的深长,让人感到烦恼和不安。

“百万传深入,寰区望匪它”中,“百万传深入”可能是指军队或民众在艰难险阻中前行,而“寰区望匪它”则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安宁的渴望。这里的“寰区”含有广大疆域之意,“匪它”则是希望能够平定无他,即没有其他的灾难和威胁。

最后两句“司徒下燕赵,收取旧山河”,司徒通常指代宰相或高级官员,这里可能是诗人对当权者的期待,希望他们能够像古时治理疆土那样,重拾历史上繁荣稳定的局面,“收取旧山河”则象征着恢复往日的国力与疆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社会动荡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前途的忧虑,以及个人的游子之情。语言沉郁顿挫,充满了深厚的情感和历史的沧桑。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散愁二首(其二)

闻道并州镇,尚书训士齐。

几时通蓟北,当日报关西。

恋阙丹心破,沾衣皓首啼。

老魂招不得,归路恐长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敬简王明府

叶县郎官宰,周南太史公。

神仙才有数,流落意无穷。

骥病思偏秣,鹰愁怕苦笼。

看君用高义,耻与万人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晴二首(其一)

久雨巫山暗,新晴锦绣文。

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

竟日莺相和,摩霄鹤数群。

野花乾更落,风处急纷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晴二首(其二)

啼乌争引子,鸣鹤不归林。

下食遭泥去,高飞恨久阴。

雨声冲塞尽,日气射江深。

回首周南客,驱驰魏阙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