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舟之龙坞

苕花如雪忽秋残,翠老溪头几曲山。

心逐浮云朝独出,家临清霅暮能还。

世情大似醉翁醉,景物偏偷閒客閒。

早晚诛茆继三径,招呼明月弄潺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闲适的山水画卷,诗人在自然中寻找心灵的寄托和平静。开篇“苕花如雪忽秋残”即捕捉了秋天的意象,苕花洁白如同初冬之雪,但却是在秋末,蕴含着季节更迭与物是人非的情怀。

紧接着,“翠老溪头几曲山”则展现了诗人面对的自然景观,溪流蜿蜒,古木参天,山峦起伏,营造出一片静谧而生动的画面。这里“翠老”二字用以形容树木之绿色与年轮之悠久,既映射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受,也反衬出了时间流转的无声语。

中间两句,“心逐浮云朝独出,家临清霅暮能还”,则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仿佛随着飘逸的云朵,心灵也跟随着漂泊而去,但又能够在傍晚时分回归家庭的温暖。这里“清霅”可能指的是家乡或居所附近的一处清幽之地,也许是山谷,也许是水边,它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以下两句,“世情大似醉翁醉,景物偏偷閒客閒”,则透露出诗人对于世事的看法和他对自然美景独自享受的心境。世间万象皆如醉汉一般迷离,而诗人却在这迷离中保持着清醒,他更愿意与大自然进行交流,与山水林泉为伴,享受那份超然物外的闲适。

末了两句,“早晚诛茆继三径,招呼明月弄潺湲”,则描绘了一幅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诗人在清晨至傍晚,不断地在田野间劳作,或许是在修剪篱笆,也或许是在耕耘田埂,而“三径”可能是指田间的小路,象征着勤勉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同时,“招呼明月弄潺湲”,则展现了诗人在夜晚与明月为伴,水声潺潺之中寻找灵感和宁静的心境。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受,传达出诗人对于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思。

收录诗词(401)

李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陈丞相诞日(其二)

壶山和气俪神崧,间世钟贤应尹躬。

小试经纶安鼎鼐,更恢韬略靖华戎。

力陈致主千秋鉴,梦协遐年八十公。

不用安期觅瓜枣,蓬莱清浅照方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陈丞相诞日(其四)

两两台符逼斗魁,就盈弥月早春回。

细斟静治曹参酒,重放和羹傅说梅。

山立时行锡难老,鸾停鹄峙喜多才。

千钟未足为公寿,尽挹沧江入寿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陈丞相诞日(其三)

蝉冕金貂侍帝廷,格天勋业不谭兵。

曾闻杨绾无荣利,果见周公致太平。

昼锦归来安绿野,宣麻重起系苍生。

民歌有衮岩瞻切,要使舆图复两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陈丞相诞日(其五)

衮绣于蕃镇九仙,香凝森戟霭非烟。

愿同吉甫倾申伯,请继东坡寿乐全。

铜狄摩挲五百岁,蟠桃花实一千年。

蚤窥东阁观奇士,再入陶镕岂偶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