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丞相诞日(其三)

蝉冕金貂侍帝廷,格天勋业不谭兵。

曾闻杨绾无荣利,果见周公致太平。

昼锦归来安绿野,宣麻重起系苍生。

民歌有衮岩瞻切,要使舆图复两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蝉鸣声中,身着金貂的官员侍奉在帝王宫殿,他的功绩超越军事,追求的是天道和百姓福祉。
曾经听说杨绾不追求个人荣华,果然见到周公以和平手段实现了国家繁荣安定。
衣锦还乡,他在绿色田野上享受安宁,再次被任命治理天下,牵挂着黎民百姓。
民众的歌声充满期待,希望他能使国家地图重新恢复到两京时期的繁荣景象。

注释

蝉冕:比喻显贵者的地位,如蝉鸣般高洁。
格天勋业:指崇高的功业,足以感动天地。
杨绾:历史人物,此处象征不追求个人名利的人。
周公:古代贤臣,此处象征能带来和平与秩序的人物。
昼锦:衣锦还乡,形容显贵者荣耀归乡。
绿野:绿色的田野,象征田园生活。
宣麻:古代任命官职的仪式,用黄麻书写诏书。
要使:决心使、力求做到。
舆图:地图,这里指国家的版图。
两京:古代中国的两个都城,这里可能指恢复国家的统一。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番盛世太平的景象,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提及,表达了对理想政治状态的向往。

“蝉冕金貂侍帝廷”一句,以蝉翼细致、金貂珍贵比喻朝廷官员的精英荟萃,形象地描绘出一个君主被贤能之士围绕的和谐场景。

“格天勋业不谭兵”表明国家强盛到无需讨论战争,只需致力于治国安邦的事业。

“曾闻杨绾无荣利,果见周公致太平”两句,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圣君贤相能够带来和平盛世的赞美。杨绾是唐朝宰相,以清廉著称,而“周公致太平”则是指周文王、武王及其辅佐周公旦共同建立西周政权,开创了长达八百年的太平盛世。

“昼锦归来安绿野,宣麻重起系苍生”两句,通过对昆虫和农事的描写,展现出一种自然界与人间和谐共处的情景。昆虫在午后回到绿意盎然的田野之中,宣示着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以及生命力的旺盛。

“民歌有衮岩瞻切,要使舆图复两京”则表达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歌颂,同时也传递出诗人对于恢复失地、重建都城的强烈愿望。

整首诗通过层层叠加的意象,展现了一个理想中的政治清明、社会和谐、民生安定。

收录诗词(401)

李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陈丞相诞日(其五)

衮绣于蕃镇九仙,香凝森戟霭非烟。

愿同吉甫倾申伯,请继东坡寿乐全。

铜狄摩挲五百岁,蟠桃花实一千年。

蚤窥东阁观奇士,再入陶镕岂偶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陈伯和和经字韵复以为报

说诗夜对老弥明,韦氏传家自一经。

盛德于今推鼎甲,闻孙何事亦飘零。

囊贫桂玉人逾瘦,袖有珠玑耳暂醒。

桃李春残归未得,愁看烟草五门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叔赐迎侍以诗饯之且趣其来

折槛云孙擅后声,暂栖莲幕不谈兵。

论诗更欲压竞病,痛饮何须分浊清。

东阁梅残萦旅梦,北堂萱茂动归情。

重来肯放韶光晚,叱驭加鞭莫计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和人松江

来往吴松二十春,五湖烟月旧知津。

高秋枫落哦佳句,斜日江边脍细鳞。

谁解扁舟载西子,独怜茶灶老诗人。

自惭遮日长安道,深愧渔蓑浪漫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