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恩缄庵尚书(其三)

见贼哗相走,失律则有诛。

岂不畏军政,强懦同一途。

战罢按功罪,黑白互欺诬。

桃僵或李代,攻瑕且掩瑜。

计非厉选锋,畴其奋前驱。

值兹寇氛恶,同仇极海隅。

激扬术匪难,拊循情自孚。

岂无翘关材,英风冠万夫。

徒木信能示,食駮报可图。

盘根畏利器,况乃摧朽株。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柏春的《呈恩缄庵尚书(其三)》描绘了战争中的混乱与矛盾。首句“见贼哗相走,失律则有诛”揭示了士兵面对敌人时的慌乱和纪律松弛可能带来的惩罚。接下来的诗句批评了军队中强者与弱者在面对压力时都表现出软弱,战后功过混淆,甚至出现互相欺骗的情况。

诗人指出,如果指挥官没有精心选拔和激励士兵,那么谁能主动冲锋陷阵就成疑问。然而,在国家危难之际,人们团结一致,共同抵抗外敌,激发斗志并不困难,抚慰士气也得到了士兵的信任。诗人赞扬其中有英勇之才,他们的表现足以超越众人。

最后两句“徒木信能示,食駮报可图”以树木比喻坚定的决心,即使面对艰难险阻也能坚守,期待通过智慧和勇气来扭转局势。然而,对于那些根基动摇、腐败不堪的势力,强大的力量只会加剧其崩溃。

整首诗通过战争场景,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秩序的脆弱,同时也表达了对忠诚勇猛之士的赞美和对腐败现象的批判。

收录诗词(9)

柏春(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呈恩缄庵尚书(其四)

行军用侦谍,朴与黠相济。

纯笃情不欺,儇巧机无滞。

虏在吾目中,明镜绝尘翳。

亦如血脉流,百骸岂顽痹。

事因难见巧,心以定生慧。

料敌无遁形,飞腾奋锋锐。

傥教择未精,薰莸任同器。

讹言乱神明,疑信迭牵制。

将如狐听冰,何以决大计。

始信用间难,爪探亦非易。

形式: 古风

金贞祐省差铜印歌

筼筜作花白于鹭,两两狐狸上宫树。

青山误尽少年人,汴水无情又南渡。

五十万瓦迁一官,正衙还画金龙蟠。

可怜总付幽兰火,此印区区幸独完。

印难完,恨长在,附子乌头速其败。

神僧心印早了然,呼儿散枣向街前。

形式: 古风

题东阿旅舍

石乱不成路,东行常有声。

荒山无鸟语,瘠土半驴耕。

乘月投茅店,浇愁唤麴生。

夜来乡梦破,楼鼓报严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包刺史棣园

斗大江城内,何年凿洞天。

湖心横小艓,山胁出飞泉。

树作罗纹细,花争玉导妍。

风流佳刺史,应是十洲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