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渔家

促杼声繁萤影多,江边秋兴独难过。

云遮月桂几枝恨,烟罩渔舟一曲歌。

难世斯人虽隐遁,明时公道复如何。

陶家壁上精灵物,风雨未来终是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织布机声嘈杂,萤火虫众多,秋天的江边让人感到特别忧郁。
云雾遮挡了月光下桂花树,几枝花儿似乎承载着无尽的哀愁,烟雾笼罩的渔舟上传来一曲低沉的歌谣。
在艰难的世道中,即使有人选择隐居,但在清明的时代,公正之道又会怎样呢?
陶渊明家的墙壁上似乎有精灵般的痕迹,它们预示着风雨未来,生活仍将如梭般忙碌前行。

注释

促杼:织布机声。
繁:嘈杂。
萤影:萤火虫。
多:众多。
月桂:桂花树。
几枝恨:承载哀愁。
烟罩:烟雾笼罩。
渔舟:小船。
一曲歌:一首歌。
难世:艰难世道。
斯人:此人。
隐遁:隐居。
明时:清明时代。
公道:公正之道。
陶家:陶渊明家。
精灵物:精灵般的痕迹。
风雨未来:未来的风雨。
终是梭:仍将如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秋夜江景,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寄寓了自己的感慨和思考。

开篇“促杼声繁萤影多”一句,通过对织布机器(杼)声音的细腻描写,以及萤火虫飞舞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忙碌的夜晚氛围。紧接着“江边秋兴独难过”,诗人表达了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所体会到的独特心情,这种心境是难以言传的。

“云遮月桂几枝恨”一句,通过对月光被云遮挡以及桂树几枝所引发的情感描绘,抒写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愁绪和不满。下一句“烟罩渔舟一曲歌”,则是用轻薄的烟雾笼罩着渔船,以及渔人清脆的歌声,来表达一种超脱世俗、自得其乐的情怀。

诗中接着写道“难世斯人虽隐遁,明时公道复如何”,这里诗人感慨于世事艰难,对于那些虽然身处困境但仍保持高洁品格之人的不容易,以及对于未来公正与正义的渴望。

最后两句,“陶家壁上精灵物,风雨未来终是梭”,则写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遗产(以陶朱公为例)的珍视以及面对未来的坚定信念。这里“风雨”象征着困难和挑战,而“梭”则代表了时间的流逝与考验,表明无论未来如何变化,这份坚守都是不变的。

这首诗通过对夜晚江景的细腻描写,以及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独到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情怀。

收录诗词(196)

李咸用(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宿隐者居

永日连清夜,因君识躁君。

竹扉难掩月,岩树易延云。

曙鸟枕前起,寒泉梦里闻。

又须随计吏,鸡鹤迥然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寄友生

交情应不变,何事久离群。

圆月思同步,寒泉忆共闻。

雪霜松色在,风雨雁行分。

每见人来说,窗前改旧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寄所知

曾将俎豆为儿戏,争奈干戈阻素心。

遁去不同秦客逐,病来还作越人吟。

名流古集典衣买,僻寺奇花贳酒寻。

从道趣时身计拙,如非所好肯开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寄嵩阳隐者

昔年江上别,初入乱离中。

我住匡山北,君之少室东。

信来经险道,诗半忆皇风。

何事犹高卧,岩边梦未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