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秦淮河舫连句,用郭频伽荡湖船韵

二千年南朝金粉,飘零今在何许。

柔波依旧清溪曲。来载酒朋诗侣。弦与柱。

把锦瑟年华,销向鸥边路。赋情谁与。

有照水惊鸿,舞筵飞燕,同坐闹红处。

筝琶响,替了江关战鼓。名花开落皆数。

画篷解识新歌艳,不惯禁他风雨。眉黛语。

赚山色窥奁,江上来飞渡。归程听取。

是梦后真真,愁中小小,做就断魂橹。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的是秦淮河畔的南朝繁华旧梦与眼前的凄清景象的对比,以及诗人对往昔欢乐时光的怀念和现实中的孤寂感。"二千年南朝金粉"开篇,暗示了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落寞,"飘零今在何许"则表达了对过去的追寻和失落。

"柔波依旧清溪曲",以清溪比喻秦淮河水,虽仍流淌,但人事已非。"来载酒朋诗侣"勾勒出昔日文人墨客的聚会情景,而今只剩下"弦与柱"的孤独,锦瑟年华在"鸥边路"中消逝,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赋情谁与"一句,诗人感叹无人能共享此刻情感,接着通过"照水惊鸿"和"舞筵飞燕"的形象,描绘出昔日热闹场景的幻影,与现实中的寂静形成鲜明对比。"筝琶响,替了江关战鼓",以音乐代替战争的喧嚣,更显凄凉。

"名花开落皆数"暗示世事无常,"画篷解识新歌艳"则表达了对新事物的好奇,但又"不惯禁他风雨",暗示生活的艰难。"眉黛语"描绘女子的娇媚,"赚山色窥奁,江上来飞渡"则借景抒情,表达对美好瞬间的向往。

最后,"归程听取",诗人沉浸在梦境与现实的交织中,"梦后真真,愁中小小,做就断魂橹",以断魂之橹象征内心的苦闷与迷茫,收束全词,余音袅袅,意境深远。整体上,这首词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易顺鼎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612)

易顺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字:实甫
  • 号:忏绮斋
  •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 生卒年:1858~1920

相关古诗词

台城路.骑登雨花台

六朝秋在台城路,鞭丝十年重到。

废苑离宫,残云剩水,禁得几回凭吊。天风浩浩。

吹酒店青旗,戍楼红纛。

鸦外无人,一僧负手看斜照。星星劫灰未扫。

雨花零落尽,惟剩秋草。

海市楼船,江关战鼓,只恐青山愁老。英雄去了。

谁念我登临,承平年少。暝色催归,寺门钟动早。

形式:

念奴娇.玄武湖荷花,用白石韵

藕丝国里,对湖山况有,同舟仙侣。

谁把六朝金共粉,散满烟汀无数。

断苇牵衣,瘦菱飘桨,万叶声催雨。

无人寻到,白鸥来赠秋句。

小艇摇入波心,花深不见,莫是逢仙去。

惆怅莲歌何处听,惊起沙禽眠浦。

红浪连天,绿云如海,多少香魂住。

刘郎老矣,再来应恐迷路。

形式:

十六字令.寄玉可

游。楚尾吴根遍访秋。心事悄,夜夜望牵牛。

形式:

探春慢.吴社诸子用白石韵连句见寄,和原韵答之

吴市山塘,秦淮水阁,秋星同一分野。

客袖啼红,奚囊背锦,赢得诗愁满马。

多少尊前恨,对如此、江山慵写。

月明吹笛青溪,蒋侯闲共情话。

惆怅赋别苏台,空泪泫金城,丝柳重把。

六代衣冠,百年任务,祇剩夕阳梅冶。

酒醒浑无语,但梦逐、潮声东下。

甚日西廔,挑灯还说今夜。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