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惠明禅师

秋天欲霜夜无风,我意不在天地中。

雪山世界此凉夜,宝月独照琉璃宫。

解空长老莲花手,曾以佛书亲指授。

雪岭无人又问来,十年夏腊平安否。

形式: 古风

翻译

秋夜寒霜悄无声,我心不在这世间。
雪山之夜如此清凉,明月独照水晶宫。
解空长老莲花般的手法,他曾亲手传授佛经。
雪岭无人再询问,十年修行夏腊安好否?

注释

霜:寒冷的霜冻。
我意:我的心思。
天地中:世间万物。
雪山世界:寒冷的雪山之地。
凉夜:清冷的夜晚。
宝月:明亮如宝的月亮。
琉璃宫:比喻清澈透明的宫殿。
解空长老:一位高僧的名字。
莲花手:佛教中象征智慧的手势。
佛书:佛经。
亲指授:亲自教授。
雪岭:雪山之巅。
无人:没有其他人。
问来:询问。
夏腊:佛教徒修行的一种计时方式,一年为一腊,夏季修行称为夏腊。
平安:安然无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诗人表达了对僧侣生活的向往和对佛法的追求。"秋天欲霜夜无风,我意不在天地中"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尘世的愿望。

"雪山世界此凉夜,宝月独照琉璃宫"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脱尘嚣的心境。"雪山世界"形象既冷峻又纯洁,而"宝月独照琉璃宫"则是对佛寺中清净环境的描绘,这里的"宝月"可能指的是明亮而又温柔的月光,它只照耀着那座用美石建成的清净之地——琉璃宫。

接下来的两句"解空长老莲花手,曾以佛书亲指授"表明诗人对一位名叫解空的僧侣的尊崇。这位长老手持莲花,象征着从世俗污浊中升华而出的纯洁与智慧。而"曾以佛书亲指授"则说明这位长老曾经亲自教导诗人佛法,这里的"亲指授"体现了师徒间的亲密和教诲的重要性。

最后两句"雪岭无人又问来,十年夏腊平安否"表达了对远方僧侣生活状态的关切。"雪岭无人"描绘了一种孤寂而冷清的环境,而"又问来"则是诗人对于那位僧侣的再次询问,时间已经过去了十年,这里的"夏腊"可能指的是岁月流转和时光易逝,"平安否"则是在询问这位僧侣是否还保持着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收录诗词(196)

鲍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籍贯不详,元和四年进士,是中唐时期的重要诗人。晚唐诗人、诗论家张为著《诗人主客图》,尊为“博解宏拔主”.将他与“广大教化主”白居易、“高古奥逸主”孟云卿、“清奇雅正主”李益、“清奇僻苦主”盂郊、“瑰奇美丽主”武元衡并列。为“六主”之一。宋代欧阳修、曾巩等对他的诗歌也颇为欣赏

  • 字:德源

相关古诗词

杂歌谣辞.李夫人歌

璿闺羽帐华烛陈,方士夜降夫人神。

葳蕤半露芙蓉色,窈窕将期环佩身。

丽如三五月,可望难亲近。

嚬黛含犀竟不言,春思秋怨谁能问。

欲求巧笑如生时,歌尘在空瑟衔丝。

神来未及梦相见,帝比初亡心更悲。

爱之欲其生又死,东流万代无回水。

宫漏丁丁夜向晨,烟消雾散愁方士。

形式: 乐府曲辞

沙上月

黄昏潮落南沙明,月光涵沙秋雪清。

水文不上烟不荡,平平玉田冷空旷。

形式: 古风

沛中怀古

烟芜歌风台,此是赤帝乡。

赤帝今已矣,大风邈凄凉。

惟昔仗孤剑,十年朝八荒。

人言生处乐,万乘巡东方。

高台何巍巍,行殿起中央。

兴言万代事,四坐沾衣裳。

我为异代臣,酌水祀先王。

抚事复怀昔,临风独彷徨。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陇头水

陇头水,千古不堪闻。生归苏属国,死别李将军。

细响风凋草,清哀雁落云。

形式: 古风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