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中怀古

烟芜歌风台,此是赤帝乡。

赤帝今已矣,大风邈凄凉。

惟昔仗孤剑,十年朝八荒。

人言生处乐,万乘巡东方。

高台何巍巍,行殿起中央。

兴言万代事,四坐沾衣裳。

我为异代臣,酌水祀先王。

抚事复怀昔,临风独彷徨。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烟雾笼罩的歌风台,这里是赤帝的故乡。
赤帝的时代已经过去,大风中弥漫着凄凉的气氛。
昔日我持孤剑,十年间朝拜四方。
人们常说生于斯乐于斯,大国君主东巡四方。
高台巍峨壮观,行宫矗立在中央。
谈论千年往事,让在座的人都感动得泪湿衣裳。
我是不同时代的臣子,斟酒祭奠先王。
感慨世事变迁,面对清风独自徘徊。

注释

烟芜:烟雾覆盖的。
歌风台:歌风遗迹。
赤帝:古代传说中的火神。
邈:遥远。
凄凉:冷清、悲凉。
仗孤剑:持剑独行。
八荒:天下四方。
万乘:大国君主。
巡东方:巡视东方领土。
巍巍:高大壮观。
行殿:移动的宫殿。
四坐:在座的人。
沾衣裳:泪湿衣衫。
异代臣:不同世代的臣子。
酌水:斟酒。
祀先王:祭祀祖先。
抚事:感慨往事。
怀昔:怀念过去。
临风:面对清风。
彷徨:犹豫不决或独自徘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怀旧与孤独交织的情感氛围,诗人通过对古风台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过去时光的追念和对英雄时代的向往。"烟芜歌风台,此是赤帝乡"一句,设定了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场景,"赤帝今已矣,大风邈凄凉"则透露出一种历史沧桑、英雄落寞的情怀。

诗人提到自己曾经"惟昔仗孤剑,十年朝八荒",表明了他对往昔冒险生活的追忆和自豪,同时也流露出了某种孤独与无奈。"人言生处乐,万乘巡东方"一句,则是对当下安逸生活的一种描述,但这种描述似乎并未带给诗人真正的快乐。

接下来,"高台何巍巍,行殿起中央"描绘了一种宏伟与庄严的建筑景象,而"兴言万代事,四坐沾衣裳"则显示了诗人对于历史长河中大事件的沉思和对未来世代的关怀。

最后,"我为异代臣,酌水祀先王。抚事复怀昔,临风独彷徨"一段,表达了诗人作为不同时代的臣子,对于先王的祭祀之举,以及对过往时光的追忆和孤独感受。在这股清风中,他的心情是那么的凄凉和迷茫。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个人经历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沉的历史感。

收录诗词(196)

鲍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籍贯不详,元和四年进士,是中唐时期的重要诗人。晚唐诗人、诗论家张为著《诗人主客图》,尊为“博解宏拔主”.将他与“广大教化主”白居易、“高古奥逸主”孟云卿、“清奇雅正主”李益、“清奇僻苦主”盂郊、“瑰奇美丽主”武元衡并列。为“六主”之一。宋代欧阳修、曾巩等对他的诗歌也颇为欣赏

  • 字:德源

相关古诗词

陇头水

陇头水,千古不堪闻。生归苏属国,死别李将军。

细响风凋草,清哀雁落云。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周先生画洞庭歌

江南客,水为乡,舟为宅,能以笔锋知地脉。

闲分楚水入丹青,不下此堂临洞庭。

水文不浪烟不动,木末棱棱山碧重。

帝子应哀窈窕云,客人似得婵娟梦。

六月火光衣上生,斋心寂听潺湲声。

林冰摇镜水拂簟,尽日独卧秋风清。

因游洞庭不出户,疑君如有长生路。

玉壶先生在何处?

形式: 古风

姑苏宫行

姑苏宫,九层金台半虚空。

雕楹璇题斗皎洁,中有妖姬似明月。

西见洞庭秋镜开,水华百里盘宫来。

越王采女能水戏,仙舟如龙旌曳翠。

羽盖晴翻橘柚香,玉笙夜送芙蓉醉。

归帆平静君无劳,还从下下上高高。

形式: 古风

织妇词

百日织綵丝,一朝停杼机。

机中有双凤,化作天边衣。

使人马如风,诚不阻音徽。

影响随羽翼,双双绕君飞。

行人岂愿行,不怨不知归。

所怨天尽处,何人见光辉。

形式: 古风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