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勤政楼

千秋令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

唯有紫苔偏得意,年年因雨上金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翻译

千秋盛大的节日如今只剩空名
承载露水的丝囊世间已经不再有

注释

千秋令节:指重要的传统节日,如重阳节。
名空在:只剩下名字,实际已不存在。
承露丝囊:古代传说中用来收集清晨露水以求长生不老的器具。
世已无:在现实世界中已经不存在了。
唯有紫苔:只有紫色的青苔。
偏得意:特别繁茂得意。
年年:每年。
因雨:因为雨水滋润。
上金铺:生长到覆盖金黄色的地面或装饰物上。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的《过勤政楼》,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诗人通过千年古树与时光的比喻,表达了对于过去英雄事迹的怀念以及对现实无常的感叹。

“千秋令节名空在”一句,以千年不朽的古木比喻历史上的英杰人物,他们的名字虽然依然流传,但实际上已经物是人非,英雄们早已离去,只留下了一个虚名。这里,“令节”指的是那些令人敬仰的人物和事迹。

“承露丝囊世已无”则进一步强调了历史的沧桑巨变,那些曾经辉煌的事物如同露珠挂在草尖上,转瞬即逝,现在已经不复存在。这里,“承露丝囊”形象地描绘了脆弱和短暂。

然而,在“唯有紫苔偏得意,年年因雨上金铺”中,诗人又展示了一种对自然的赞美与寄托。在这片刻的宁静中,只有那不起眼的紫苔草似乎还能保持其本真,连绵不断地生长,每到春天因细雨而更加鲜艳如金。这里,“紫苔”象征着那些不被世俗所注意,但却坚韧不拔的生命力。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事迹的怀念、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面对无常的人生态度。它既展现了诗人的历史感,也映射出他对于生命不易、物是人非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492)

杜牧(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字:牧之
  • 号:樊川居士
  • 籍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公元803-约852年

相关古诗词

过魏文贞公宅

蟪蛄宁与雪霜期,贤哲难教俗士知。

可怜贞观太平后,天且不留封德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其一)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其二)

秋声无不搅离心,梦泽蒹葭楚雨深。

自滴阶前大梧叶,干君何事动哀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齐安郡后池绝句

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

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