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安郡后池绝句

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

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翻译

翠菱掩露青萍绿透一池锦水,夏莺歌喉婉转嬉弄蔷薇花枝。
整日无人来观赏这细雨景色,只有鸳鸯相对洗浴红色羽衣。

注释

菱: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叶子略呈三角形,叶柄有气囊,夏天开花,白色。
浮萍:浮生在水面上的一种草本植物。
叶扁平,呈椭圆形或倒卵形,表面绿色,背面紫红色,叶下生须根,花白色。
绿:此处作动词用,使动用法。
锦池:即题中的“齐安郡后池”。
啭:指鸟婉转地鸣叫。
蔷薇:植物名。
落叶灌木,茎细长,蔓生,枝上密生小刺,羽状复叶,小叶倒卵形或长圆形,花白色或淡红色,有芳香,可供观赏。
尽日:犹终日,整天。
鸳鸯:鸟名。
似野鸭,体形较小,为中国特产珍禽之一。
旧传雌雄偶居不离,古称“匹鸟”。
红衣:指鸳鸯的彩色羽毛。
宋祖可《菩萨蛮》词:“鸳鸯如解语,对浴红衣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夏日江南水乡图景。"菱透浮萍绿锦池"一句,通过对菱角和萍菜等水生植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池塘内清新而丰富的生命力,"夏莺千啭弄蔷薇"则以莺鸟嬉戏的动态形象,传达出夏日自然界的热闹与活力。接下来的"尽日无人看微雨"一句,营造了一种幽静而淡远的情调,诗人通过对细雨中无人的描绘,表现了独自徜徉于大自然中的情怀。

最后的"鸳鸯相对浴红衣",以鸳鸯这种优雅的水鸟为对象,刻画出它们在微雨中共浴的情景。这里的“红衣”可能是指夕阳下的光影或水中的倒映,也许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温暖与美好。而通过对鸳鸯相向而立、共同沐浴的描写,更增添了一份宁静和谐。

整首诗在平淡中见出奇致,细腻描绘中蕴含深意。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观察与感悟,也透露出诗人独自欣赏微雨时的孤寂情怀和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492)

杜牧(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字:牧之
  • 号:樊川居士
  • 籍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公元803-约852年

相关古诗词

兵部尚书席上作

华堂今日绮筵开,谁唤分司御史来。

偶发狂言惊满坐,三重粉面一时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初冬夜饮

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阑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别王十后遣京使累路附书

重关晓度宿云寒,羸马缘知步步难。

此信的应中路见,乱山何处拆书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别沈处士

旧事参差梦,新程逦迤秋。

故人如见忆,时到寺东楼。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