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将肉遣狼守,置骨向狗头。
自非阿罗汉,焉能免得偷。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裴玄智所作,名为《书化度藏院壁》。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通过对比鲜明的事物来表达了佛教中的修行理念和对阿罗汉境界的追求。
“将肉遣狼守,置骨向狗头。” 这两句用强烈的画面描写了一个场景:把肉交给狼去看守,把骨头放在狗的头顶。这不仅是对自然界中食物链的一种象征性的描述,也隐喻着在佛法修行的道路上,如何将自己的贪欲(肉)和无常(骨头)交付给外在的力量去约束,即通过严格的戒律来克制自己的内心。
“自非阿罗汉,焉能免得偷。” 这两句则直接点出了诗人的修行目标——成为阿罗汉。阿罗汉是佛教中修行到最高境界的人,他们已经完全断除了贪欲、瞋恚等烦恼,达到了解脱的状态。而“焉能免得偷”则表明如果没有达到阿罗汉的境界,就无法真正避免内心的邪念和外在诱惑的侵袭。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对佛教高深境界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于佛法修行的理解和追求,以及对自我克制和解脱的渴望。
不详
自闭长门经几秋,罗衣湿尽泪还流。
一种蛾眉明月夜,南宫歌管北宫愁。
泐潭形胜地,祖塔在云湄。
浩劫有穷日,真风无坠时。
岁华空自老,消息竟谁知。
到此轻尘虑,功名自可遗。
曾传达士心中印,额有圆珠七尺身。
挂锡十年栖蜀水,浮杯今日渡漳滨。
一千龙象随高步,万里香华结胜因。
拟欲事师为弟子,不知将法付何人。
乐贤闻往诰,褒德偶兹辰。
端揆升元老,师谋择累仁。
紫庭崇让毕,粉署礼容陈。
既荷恩荣旧,俱承宠命新。
天文悬瑞色,圣酒汎华茵。
杂遝喧箫鼓,欢娱洽搢绅。
掖垣招近侍,虚薄厕清尘。
共保坚贞节,常期雨露均。